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1588 15
2023-02-10
(知乎上的帖子,我觉得很有道理de)

计划经济是技术创新的死敌。

什么是技术创新?8000个盖茨,乔布斯,卡梅伦,马斯克,一轮一轮Pk,最后活下来2-3个,这就是成功册创新资本家。这在计划经济眼里就是不可饶恕的资本浪费,所以,计划经济玩下去,就是把自己玩死。苏联从美国引进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坦克/拖拉机/汽车生产线,两代人以后是什么情况?中国156工程都是接近苏联水平的,两代人以后退化成什么样?今天给了你光刻机,两代人以后照样会玩成破烂。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23-2-11 10:03:23
计划经济的本质就是压制每个人的主动性与自主性,全社会全由它来安排一切。而那些创新的,必定是充分的个人自动性与主动性的,因为创新要依附了个人的强烈兴趣爱好之上,而计划经济的掌控者却是拿形式来窒息个人的兴趣,从而注定它搞不出什么东东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3-2-11 10:19:05
计划经济的管理是僵化的,是计划经济的短板、硬伤,这也是某国搞了近百年的计划经济还是得一而再、再而三的要搞【改革开放】,打破这种僵化的管理。最关键的是,这种僵化管理最终导致的是,人才的埋没、或者流失,造成科学技术后继无人,高尖端技术只能永远依靠别人!如果实施开放式的管理,那么这个计划经济就无法实施下去,最终会走入死胡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3-2-11 10:33:59
现在因需要马克思,使得社会很难完整定义剩余价值这个名词。
计划经济基本是国家集权下的雇佣的生产方式,雇佣劳动很难产生真正的剩余价值,把工人比作机器人,以前雇佣的是一个个活着的人,马克思理论认为通过这些人的劳动就能产生剩余价值,那现在雇佣了机器人,通过机器和机器人合作无限量生产,这能产生多少剩余价值呢?是不是只会有剩余产品产生。
雇佣劳动只会遵守雇主的指令,没有思想个人自由参与生产,在生产中能产生基础利润但不是超额利润。其中的劳动方式没有新的创造,只有个人自发劳动才可能产生新的创造,而只有新的创造和市场结合才会产生剩余利润,即超额利润,只有超额利润才算是真正的有可能成为真正的剩余价值。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3-2-11 10:47:35
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这三个分别什么意思?


自发性:在市场经济中,商品的生产者和经营者,在价值规律的自发调节下自发进行的。例如:为了自身的利益,有的工厂大量排放废气、废水,甚至制假售假;有的人为了自身的利益,剽窃他人的智力成果,对他人辛辛苦苦开发出来的软件进行盗版。

盲目性:由于人们不可能完全掌握市场各方面的信息,也无法控制经济变化的趋势,他们的决策会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当某种商品的生产有利可图时,往往一哄而上;反之,则一哄而退。例如:不少农民“跟风种地”,去年市场什么品种走俏,今年就种什么品种,结果往往事与愿违。他们之所以不能取得预期的经济效益,是市场经济的盲目性导致的。

滞后性:市场虽有及时、灵敏的特点,但它不能反映出供需的长期趋势。而是有一定的时间差,是一种事后调节。例如:一个村子都在种稻米。某一年,张三家种西瓜,获利是其他人种稻米的3倍。全村人看到后就向张三学习,一起种西瓜。第二年的时候西瓜太多,市场消化能力有限。西瓜滞销,贱卖也卖不出,留在家里腐烂。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3-2-11 11:38:56
亚武 发表于 2023-2-11 10:47
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这三个分别什么意思?
在市场经济中,每个人都在做自己的计划,计划经济只是少数人在计划多数人。谁更盲目,显而易见
至于滞后性,如果说市场经济具有 滞后性,计划经济连滞后性都没有,只有僵死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