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708 0
2011-07-21
路透北京7月21日电---中国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陈东琪表示,对中国来说,通胀是一个短期危险.不要因为控物价而放弃经济增长和就业,并预计未来十年中国将面临中性通胀


人民日报周四援引他的话称,历史经验显示,只要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速度在10%以下,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就可以稳定在5%以下.长期看,未来10年,特别是十二五时期,CPI涨幅预计比上一个十年高,平均在3%到5%之间.

"不是高通胀,而是一个中性通货膨胀,总体上可控,也基本可接受."他称.

陈东琪认为,通货膨胀是经济运行过程中一个常见现象,类似人患了感冒,有轻微的,有中度的,有严重的,目前的通胀大致是在中度以下,基本可控.

中国6月CPI创下6.4%的三年新高.中国总理温家宝上周表示,既要把物价涨幅降下来,又不使经济增速出现大的波动,合理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提高政策的针对性,保持社会融资总量合理增长.

中国央行为了控制通胀,从去年10月以来共升息了五次;而自去年初以来,并已12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目前大型金融机构存准率达到21.5%历史高位

陈东琪认为,这要求宏观调控要有长短结合的视野,要把控短期物价和稳中期增长结合起来.而此次物价上涨既有市场的原因,也有ZF的原因,是多因素造成物价总水平上涨.

其中市场原因有需求拉动、成本推动、农产品周期、外部输入等,ZF原因如提高粮食收购价,提高电价、油价和其他公共品价格等,因此单一政策很难奏效,ZF调控也要选择时机、节奏和力度.

"物价上涨要控制,但不要恐惧,不要以牺牲就业和经济增长为代价.老百姓对物价和对失业的担忧,相比起来,对失业的担忧更多."陈东琪称.(完)

--发稿 沈燕 杨淑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