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经管类求职与招聘
1360 0
2011-07-22

柳传志玩“梯队接力”商业模式

n
被误解的联想

这里说的“联想”,并不是收购IBM PC的联想集团,而是联想控股。这并非一句多余的解释,直到今天,还有很多商界中人把柳传志与卖电脑的联想集团绑定起来。而事实上,柳传志自2001年拆分联想后,即迈入了与实业迥异的资本疆域。这指的是一个资本界的联想。
n
梯队商业模式转型

联想自2001年拆分以后,就在当年,联想投资成立,专门做风险投资。时
隔两年,弘毅投资成立,进军PE股权投资。用了十年时间,柳传志、朱立南等与联想控股一起,上了资本的预备课,这期间充满惶恐与惊险,曾多次遇见二期基金要募集了,一期还出现七七八八没有回报,面临血本无归的风险。
同时,联想继续寻求合作伙伴,并引进民营企业,打算进入若干个产业。泛海最后成为联想控股的战略投资者。这也意味着联想控股的多元化战略,联想控股从资本运营模式转向多元化发展模式。
而在今年,联想更是把战略放到开辟打通全产业链的新做法上,进入食品安全隐患颇大的农业和重资产的大化工产业。联想每一次的战略模式转向,都叫世人为之震惊。
在联想经过重重梯队商业模式转变之后,联想计划2014年或整体在香港上市,
    联想的梯队商业模式转变,也可以看作是资本运营向产业链的转向,最终的进行资本与产业链的整合。在此过程中,虽然我们也看见了商业模式创新与转型的光环,但是也不可否认联想商业模式转型过程中的潜在的风险和问题。
n
联想控股“梯队商业模式”的风险

资金链紧张的风险。如联想今年投资已经超计划5-8年投资预算,如果届时不能如愿IPO,新进入的几个行业又投入巨量资金,且没到盈利期,联想控股后续资金链会出现风险。
全产业链运营的风险。联想已经形成多元化发展,面对经济形势变化,行业的变化,联想将也面临这产业链的风险。
用人和文化融合上的风险。在联想的发展并购路上,收购了多家企业,也招揽各行各业的管理人才,把这些收购企业和管理人士纳入联想企业文化之下,可能还要接受文化融合的风险。
联想控股团队配备的风险。长久以来,联想控股本部主要是职能部分,做资产管理和支持工作,缺少投资业务干将。目前,联想控股核心资产处于开局阶段,朱立南等可以亲自扑在一线上。此后呢?联想控股能迅速招聘或者培养出业务人才吗?
品牌的风险。品牌的风险。新进入的诸多子公司,叫什么名字,用什么品牌?过去十年,联想投资的公司名经常被误认为联想集团的投资公司。联想控股品牌能直接用到化工产品、食品、农业上吗。这是也考验联想的问题。
n
联想还需补上商业模式系统课程

针对联想转型中出现的风险,出于支持国企的愿景。希望联想能与国内知名商业模式研究学者和机构多交流,帮助联想化解这一系列的风向。向国内比较知名的商业模式机构有北大汇丰商业模式、清华PE等等机构,都是为大企业战略转型提供商业模式决策参考。
像之前深圳的创维,也是迫于商业模式转型的困局,最后与北大汇丰商业模式共同研究,最终成功摆脱商业模式困局,独占行业鳌头。北大商业模式课程都包括联想面临的所有风险,系统课程有如下内容:
商界军事拓展、企业宏观经济分析、商业模式升级与重构、商业模式金融支持、企业制度设计、企业财务管理与风险控制管理、供应链管理模式和规划、供应链管理基本流程、供应链管理模式创新、供应链管理实践分享、企业估值、并购与整合、企业私募股权投融资实务、上市战略的选择与实操。后续还包括一系列国内外优秀企业游学实战。比如去参与创维、蒙牛商业模式转型与设计实例交流,也会组织去日本、台湾、美国游学。
经过这一系列的商业模式学习,企业的商业模式转型将不再是一个问题。(可以参考http://www.bdbmp.com/page3_1.aspx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