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2937 5
2011-07-23
周其仁:土地制度引发社会冲突 再不改革会面临崩溃

内容详见http://finance.ifeng.com/opinion/xzsuibi/20110722/4303276.shtml


不过,我先摘出几段话来,周其仁批何雪峰批评的很彻底,也很过瘾。我自己的看法是,对国内的所谓的专家就应该进行这样的毫无保留的、无情的揭露,让他们露出真面目。


“来翻去,据作者自己的交代,他只在“应邀”参观考察了成都的三个典型村子以后,就写出这部大批判。受谁之邀?成都市委。什么时间去的?搞不准确,因为第265页上说“2009年国庆前”,而本章附录一又标明,作者“应邀参观了成都三个村庄”之后写出的刊于《21世纪经济报道》的文章,发表日期为“2008年12月4日”(第310页)。参观的是哪三个村子?作者从不提起。参观考察的时间多长?没有交代。参观过程中访问过谁、与谁有过交谈?不见记录。反正翻遍本章,作者对成都模式的全部批判,居然就没有一个论据来自他自己的第一手调查、参观甚至走马看花!”

“作者是在写成都游记吗?——据说写游记有个规律,那就是游客刚到一个新去处,新鲜刺激、浮想联翩,立马可写出一本大书来;可是住久了,真正对当地有所了解之后,却一个字也写不出来了。问题是,贺教授的这本书不是一篇游记,而是对成都改革掷地有声的大批判,事关“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向何处去”的国计民生大问题。”


“在我看来,这是不可容忍的缺点。批判成都改革实验,用的帽子那么大,下得断语那么绝,多少总要拿出点根据来吧?个人署名的专著,整整一章之中,居然没有用一条下过功夫的论据来支撑自己的论点,怎么交代得过去呢?更一般地说,既然叫社会科学,总要尽力满足科学活动最起码的要求,那就是从可观察的现象中发现问题、提出假说、再以可观察的现象资料加以验证。马马虎虎的“游记”,即便文采飞扬,怕与科学也是无缘的。七年前我为文痛批“郎旋风”,四年前又批某位“医改专家”不合格的“宿迁医改调查报告”,观点不同还在其次,也不是刻意要与谁过不去,主要是对方法论上不可容忍的倾向寸步不让。”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1-7-23 20:14:50
周其仁教授现在还搞学术研究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7-23 20:31:24
周其仁:“我当然尊重贺教授言说和批判的权利。本文挑战的,是成都模式批判者立论的依据和学问态度。自己最无法同意的,是本书的如下命题:“给农民更多的土地权利,可能损害农民的利益”。这是一条经典的奇谈怪论,因为它完全得不到中国土地革命、土地改革、家庭联产承包和现在成渝改革试验区大量可观察经验的支持。说来话长,日后有机会细加讨论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7-24 22:42:01
呵呵,内地不少教授不都是这样吗,都是写些泛泛而谈,不知所云的所谓的著作,连黑土的老婆的《月子》都不如。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7-25 00:43:01
贺雪峰 国内新左派代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3-22 09:48:51
楼主,标题 名字有误哦 。“贺雪峰 国内新左派代表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真实世界的经济学 版,详细出处参考: https://bbs.pinggu.org/forum.php? ... &from^^uid=100998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