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会说这话谁信呢?专家专家还不是自己把自己给砸了。那啥啥啥制度源头就不说了,至少作为一个公民没有起码的良知么?就是要和倪萍奶奶一样不投反对票,和成都老奶奶一样成为听证会专业户,义愤填膺地争做五毛才是维护自己的国家和人民么?好吧,我这还是排出了其他水分,为这些人的想法做了积极的揣测。
且不扯远了,就说刚看的国家地理《重返危机现场:德国高铁惊魂》纪录片(
http://v.youku.com/v_show/id_XOTY4NjU4Njg=.html),同为高铁事故,人家是如何痛定思痛如何严谨地调查分析的,我们整天假大空吹嘘着高铁第一gdp增长,出了事故,一看各方的反应,高下自不用说。那传说中的事故车当场掩埋、院士疲劳驾驶说、ccav早早播出排除生命迹象、搜救20小时就急着通车,我不愿意相信这些都是事实,更不愿意揣测所谓的“营养液”和死亡人数瞒报是确实的。国家的公信力何在,专家的权威何在?我们是“不相信”的一代,不是我们不愿相信,而是无从相信。
专家中的“水军”的故事总是那么离奇地相似,作为看客我们早已把这当成了冷笑话,我们觉得滑稽却笑不出来,那高高的gdp似乎昭示着些什么又似乎和我们并无关联,高铁的实名制改变不了丢票要另行补票的霸王条款,却在确认死难者名单时起了作用,这是多么吊诡的关联啊。我们每一个人其实都是高铁上的乘客,如果散落在各处的我们不因为高铁发生的一切发声,那么也许某一天无助的就是我们。高铁折射的不仅是铁老大的问题,更是社会上上下下的浮躁、zf内部根深蒂固的“主人翁”思想、危机处理的稚嫩,种种不足。我们要做的是谦卑一些,放慢脚步,放眼向德国人学学严谨的精神,而不是到处充斥着戾气。
希望这次高铁事件会是一个契机,让更多的人关注到并持续推动着制度的变革,而不是最终不了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