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高级会员区 学者专栏
10223 43
2006-10-20

  价值是主观的,是人为赋予事物之上而在事物之外的东西,自然无所谓价值和好坏。因此,GDP就是人类从价值中性的自然当中索取了多少自以为是具有价值的东西的表示,而从中性当中提取一个正数,留下来的只能够是一个负数——因为包含人类在内的自然界本身永远都是自我平衡的。故而,GDP是人类破坏自然程度的表示。绿色GDP或许是一个悖论概念或者伪概念。

是谁说绿色GDP好?是城里人吗?农村山区够绿的吧?你们干吗不去哪里弄一亩半地住下来?毛主席让你们上山下乡享受美好环境,你们干吗都想方设法迁返城里?是乡下人吗?城市的空气如此污浊,你们干吗放着不用花钱就可以享受的绿色环境不去享受,都甘愿去被你们抱怨待遇不平等的城里当农民工?

和谐和绿色难道不值得追求吗?当然值得。但是心理学的需求理论讲需求是分层次的,基本的满足了才会追求高层次的。价值是主观的,因人而异与时俱变的,环境的价值也是主观的,不同人群不存在对环境同一的价值判断。乡下人要追求基本的生活保证,因此往容易掏生活的城里跑;城里人基本生活无忧,因此到山野去旅游去品评绿色,可见,同一绿色环境对农民和市民来说其“价值”是不同的。

经济学把人们的欲望分为“需要”和“需求”两种(钱皮认为这种划分其实有点多余),前者范围广泛涵盖后者,后者仅仅只具有交换支付能力的需要,即所谓的“有效需求”。如果我们承认大多数人就是正常人,正常人就是理性人,理性人就是趋利避害的人的话,即认可经济学的理性人假定的话,我们发现,当今社会无论是城里人还是乡下人,都是在表达一种言不由衷的、没有实际意愿的虚假愿望,即经济学不予考虑的、所谓的“无效需求”。

什么是真实的有效的需求?只有你用实际的支付行动表达出来的才是其最真实的愿望表达:人们放弃了山野自然一股脑地往城里钻,说明现在自然环境比起生活便利的城市来说还不是更加值得追求的东西,而把自己关在一个环境恶化的城市牢笼里,偶尔能到笼子外边放放风的市民生活是满足的。

你看看现在的经济学文章和论坛,讨论的大多都是什么政策对与错、什么事情该不该的问题,也就是在发牢骚。“抱怨”其实不属于经济学的学术范围。人们之所以抱怨,是因为其需要得不到满足,满足了就无须抱怨了。如果具有支付能力的话就可以从市场上通过交换得到满足,不需要抱怨了,抱怨就说明难以满足,即支付能力有了问题,而支付能力有问题的话,就属于经济学管不了也不应该管的事情了。

GDP是对交换的一种度量,而交换是基于私有制度而存在的,交换资格就是私有权,你不能把不属于自己的或属于公众的东西拿去交换。但是,环境和绿色本不应该是属于私有制的范围内的东西,因此,绿色当中没有GDP。当然,如果有人把“绿色”这种公众所有的东西强行变成私有的,比如把青山绿水划归于某些人私有,风景就可以当作消费品出售了,这时,绿色还真的是可以生出GDP来了,越是绿色的环境越是值钱。

不是有经济学人说,环境遭到破坏的原因是风景区门票太便宜了吗?因此,提出通过提高门票价格、限制门票发售量等等措施来保护风景区的环境。南辕北辙当中好像还真有点经济学理论的味道——创造GDP的根本方法是制造所有权分割即建立所有权明晰的私有制度。

一个和谐的家庭当中能不能产生出GDP来?可以,分家就成——今后老大想去菜地里弄点青菜吃要看已经是菜地主人的老二是不是愿意白给了,否则就拿钱(或者老爸在家里发行的家币)来换就是了。但是,分离的、有利益之争分的不同的小家庭还(能)是一个和谐的没有矛盾大家庭吗?

绿色和谐当中没有GDP,绿色GDP是一个自欺欺人的东西。追求GDP是货币拜物教思想的产物,和追求自然和谐是完全不同背道而驰的两种人生哲学观点。追求天人合一自然和谐的人是不会追求GDP的,出家僧侣六根清净不关心什么GDP,寺庙的收入都不是通过交换得到的,而是通过化缘得到的(说到此,钱皮对释永信方丈全球推广“少林经济”的做法不知道该如何评说了。唉!)。

阅读链接:

闲暇还是工作,人生哲学的思考题http://blog.sina.com.cn/u/5562bb43010002pu

经济学不考虑负价值http://www.jjxj.com.cn/news_detail.jsp?keyno=5971

要媳妇还是要娘http://www.jjxj.com.cn/news_detail.jsp?keyno=7434

美丽的经济http://www.jjxj.com.cn/news_detail.jsp?keyno=6015

和谐社会,游弋在现实和理想之间http://www.jjxj.com.cn/news_detail.jsp?keyno=6731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6-10-20 19:56:00
以下是引用championway在2006-10-20 10:30:00的发言:

  价值是主观的,是人为赋予事物之上而在事物之外的东西,自然无所谓价值和好坏。因此,GDP就是人类从价值中性的自然当中索取了多少自以为是具有价值的东西的表示,而从中性当中提取一个正数,留下来的只能够是一个负数——因为包含人类在内的自然界本身永远都是自我平衡的。故而,GDP是人类破坏自然程度的表示。绿色GDP或许是一个悖论概念或者伪概念。

想当然的观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10-20 23:26:00
人的消费品有生存必需品和奢侈品,地球供给人类的生存必需品在目前而言还是绰绰有余的,绿色GDP应该提倡的是保护环境的同时,供给人类尽量多的奢侈品。但遗憾的是目前的所谓绿色GDP的意义似乎只是供给人类(特别是富人)奢侈品时,尽量保护环境。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0-21 9:01:50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10-21 08:46:00

有点疑虑,求教于张教授。

的确,绿色GDP”,面临着技术和观念上的两大难点。如何来衡量环境要素的价值?难点是环境要素并没有进入市场交易,不受市场供求规律的影响;但我仍以为绿色GDP”是极具前瞻性的经济发展方向,启动绿色GDP意味着观念的深刻转变,意味着全新的发展观与政绩观。GDP是单纯的经济增长观念,它只反映出国民经济收入总量,它不统计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不反映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绿色GDP统计应当是对“GDP崇拜的有益修正。从现行GDP中扣除环境资源成本和对环境资源的保护费。

摘录一段新闻报道,不知可否说明一点问题。(原载于《成都晚报》)

废气居然也可以卖钱。今日,由14家英国企业和机构组成的、有史以来入川求购废气的最大采购团莅临成都,与四川企业面对面洽谈“废气”大单。专家称,四川企业蕴涵300亿元商机。

老外入川买“废气”的启示:“污染权”也是商品

老外花巨资买“废气”,源于国际条约《京都议定书》建立的一种灵活的“清洁发展机制”(CDM)。在这种制度安排下,发达国家通过资金和技术支持,在发展中国家进行温室气体减排项目的投资,来换取或购买温室气体排放权。应该说,这是一种皆大欢喜的合作。一方面,发达国家的企业支付更少的成本,履行了减排“废气”的义务;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的企业降低了污染,免费获得了治污经验,甚至还能从废气利用中获益。而归根结底,这种制度安排,从总体上减少了温室气体,改善了全球的大气环境,落实了《京都议定书》。

这桩生意,带给我们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但更值得关注的是,它给我们带来了一个新兴的市场——即包括废气排放权在内的污染权的交易市场。

众所周知,政府环保部门通过许可制度,给予污染企业一定的排污权限,企业的排污不能超过这个权限。从理论上来说,企业必须为自己的污染行为导致的社会成本埋单,不容置疑;但问题在于,污染权的限制也可能使一些企业的发展受到制约。

污染权市场的建立将使得这一难题迎刃而解。在这个市场上,“污染权”成为一种商品,可以进行自由交易。那些用不完“排污权”的企业,可以有偿转让给那些“污染权”不够用的企业。转让方因此丧失部分“污染权”,而受让方则由此获得更多的“污染权”。如果“污染权”的市场价格高于治污费用,排污企业则会转让或出售“污染权”而积极治污。该制度的实质是运用市场机制对污染进行控制管理,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又实现了环境保护的目的。

遗憾的是,污染权交易在我国却是一个新鲜事物。即使有些地方企业进行“污染权”的转让,也是在有关部门牵线搭桥之下的个案。一个真正的“污染权”交易市场体系,尚待建立。我们在污染治理中能否引入市场机制,实现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双重利益,值得思考和借鉴。这是老外来买“废气”带给我们的启示。(成都晚报 付克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10-21 09:22:00

[讨论]

fujo11你好,好久不见了。

你能举出一件不是想当然而是具有客观有用性的物品吗?一件都好。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0-21 9:27:06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10-21 09:26:00

[讨论]

laudo你好:

很早就有一个报道:一家硫酸厂用一家电厂的排弃物制造硫酸产品,不仅不给电厂钱,电厂还要给硫酸厂排污费。但是,后来电厂突然不付钱了,还说废弃物要卖给硫酸厂,否则不让使用了。

这种废物变商品的事情其实自古都有,这正是“价值”不是事物的客观属性的一种最好最直接的证明。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0-21 9:35:00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