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平常所知道的“物以稀为贵”,也可用这个道理来解释。“稀”表明物品稀少,供不应求,所以“贵”。但“稀”本身并不能直接导致“贵”,即“稀”不是“贵”的直接原因。因为“稀”表明物品的生产与供给能力相对不足,要提升产量比较困难,耗费的代价比较大,所以其价格会“贵”。可见稀有物品的贵是由于其耗费的代价较大而造成的,而不是“稀有”本身造成的。我们设想一种特殊情况:假设某个人无意中拣得一个“稀有之物”如金介指或高档笔记本电脑,那么这个稀有之物在他手上会有多大价值呢?它由于是白拣得的,没有耗费他任何代价,因此对于他来说此物的价值实际上等于零。但它的市场价却是上万元的稀有物。[1]按供求关系决定物品价值的观点,这个物品也有与正常所得物品那样的市场价值,体现为相同的价格,一分都不能少,也一分都不多,因为,如果你比正常市场价格小一点,那你如何解释这“能够小一点”的现象?以供求关系无法说明;供求关系只能说明:如果现在此物品的市场价格是10元(但是它连这个10元价格如何定也说明不了),那么无论物品如何得来,是劳动得来还是白拣得来,它都将是10元,不能是9.9元或10.1元,因为供求关系并不能解释这个现象。
[1]“从个别商品的角度看,甚至会存在这样的情况,即某一件商品虽然没有价值(因为其中没有体现任何人类劳动因素),但却会成为商品,具有价格。例如,某人由于运气好而从荒野中捡到的一块黄金;天上掉下来的一块陨石等等。”(贾华强:《劳动价值与市场价格论》,第20页。)单纯看某一个别商品,确实存在着这种价值与价格的差异。但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个商品中价值、价格差呢?正是因为所有其它个别商品的价值存在,才引起这一个别商品在没有价值的情况下的价格存在。比如,某人白拣得的一块黄金之所以没有价值而有价格,那是由于其他人获得黄金需要耗费一定的人类劳动;如果每个人获得黄金都不需要耗费劳动,那么,没有任何一个人手中的黄金具有价格,就象当每个人获得呼吸所用自然空气都不需要耗费代价时,没有任何一个人手中的自然空气具有价格一样。这里的问题实际上是单个人与这些单个人的汇集之间的关系,它仍可通过单个人的行为去解释,就象一个人的身体可以通过其中的每个细胞,或者每个细胞中的基因物质的变化去解释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