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宏观经济学
1365 0
2011-07-25
去年以来,治理通货膨胀成为我国ZF的重要任务。ZF在今年宏观调控的各项工作中,把抑制通货膨胀摆在了第一位。
去年底以来,各种关乎百姓日常生活的商品价格轮番上涨,通货膨胀预期持续增强,尽管央行连续次提高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率,但通货膨胀压力仍然很大,究其根本,这是2008年末起实行的扩张性财政、货币政策的后遗症之一。这就像人得了感冒,用了大剂量青霉素、抗生素,结果感冒治好后身体却出现了各种问题。正因为流动性(过剩的货币)太大,今天炒这个,明天炒那个,按起了葫芦又起了瓢。尽管这一轮物价上涨有多方面原因,如国际因素,外汇储备快速增长引起货币投放较多,但扩张性宏观政策仍然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给人的启示是:不能过多看重经济增长速度,在连续30年高速增长的中国,必须把经济增长的速度与质量、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经济增长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经济增长与资源集约利用、环境保护等问题协调起来,特别是把后者放在更重要的位置,彻底抛弃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观念,特别是单纯追求高速增长的观念,尽管各种文件都在高喊科学发展,但在地方,尤其是欠发达地区,决策机关仍然高度关注经济增长速度,在制定长远规划及年度计划时,依然把GDP增长速度放在宏观调控指标的第一位,把总量指标放在最重要的地位,而人民群众的安全感、舒适度、幸福感等却只停留在口号上,没有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全国“十二五”规划将未来五年平均经济增长速度确定为7%,但实际上各地都远高于这一指标,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消息称:今年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9631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9.7%,查看一下部分省份统计局网站公布的统计数据,极少有低于全国增长水平的,其中,四川省为15%,北京市为8.6%,上海市为8.5%,天津市为16.5%,广东省为10.5%,广西为12.1%,重庆市为16.3%。
物价就是与普通百姓密切相关的幸福指数之一,是ZF宏观调控的重要目标,也是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重要目标。因此,必须着眼于长远、着眼于大局,充分估计国内、国外多种因素的影响,全面考虑经济增长、就业、物价等宏观指标,切实让广大群众感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实惠、享受到改革开放带来的发展成果、社会进步带来的好处。这样,社会稳定的根基更扎实,和谐社会的前景更光明。
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多项宏观调控措施的逐步到位,随着各方认识逐步统一,随着国力的不断增强,物价上涨这匹野马一定被牢牢地控制在我们手中。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