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7914 83
2011-07-26
无论马克思主义还是西方经济学,都是一种对现实的理想化模型,与真实经济学的差距,使之不能定义为一门科学。这个世界上也确实几乎没有经济学家敢于声称经济学是门真正的科学。它仅仅是有缺陷的模型。

马克思那套模糊不清的价值理论,即使在信息发达的今天,也从来没有统计学上的任何确认,所以这里就不必多提。

经济学里有个基础的理论,供求规律。大致讲,价格机制会形成一种负反馈,使得供求达到平衡。即:当供不应求时,价格上涨,导致需求下降,从而平衡供求。反之,当供给过剩时,价格下降,导致需求增加,供给减少,使得供求重新平衡。
这样,供求需求总是向下倾斜的。

但是,在中国,很多商品不是按这个规律发展的。以房价为例,价格越上涨,需求越旺盛,以为预期的价格还要上涨。即:价格上涨并未导致需求下降,反而导致需求增加

很多人可能会说,房价是特例,而且房子并非消费品,而是投资品,受预期收益影响。
那么看看汽车吧,在中国,销量最高的汽车是所谓中高级轿车,而不是像国外那样,价格越低的车型销量越大。怎么会有这种情况呢?因为中国人消费汽车有面子的成分。中国的中高级轿车的价格,已经高于外国的豪华车价格了,而销量却仍然这么好,难道不说明供求规律的缺陷吗?
也许有人说,对单一车型,仍然会有传统的供求规律。那么我以皇冠汽车做例子。在90年代,皇冠汽车完全进口,价格在60万元左右。当时是中国公认的豪华车,远远高于奥迪的品牌。但是经历了几年停止进口后,皇冠车国产化,价格降低到30多万元,而名气和销量却远远不如奥迪了。为什么呢?价格降低销量应该增加啊。即使国产化后,质量有所降低,其总体的耐用性仍然大大好于奥迪汽车。但是中国人仍然不买账。唯一的原因就是面子:中国人用价格衡量面子

如果觉得房子汽车仍然是个例,那么这种供求曲线向上倾斜的现象事实上可以扩展到所有的奢侈品消费上。从海参鲍鱼的消费,到名表豪车,名牌服装的消费,这种现象在中国比比皆是。权贵们请客吃饭,一顿上千,不会考虑鲍鱼降价了就多消费。事实是,如果鲍鱼降价,消费一定下降。因为低价意味着没面子。
而中国的经济学家竟然很少有人去研究和分析这种供求现象。我只看到汪丁丁提过向上倾斜的供求曲线

也许有人会说,奢侈品消费在整个国民消费中比例仍然小。事实上,如果把房子和汽车都看成这种奢侈品的话,那么中国人消费的大头都是这类面子消费。而面子消费在中国永远遵循:价格上涨,需求增加的反传统供求规律

我要质问一下这些中国的所谓的经济学家,既然在中国,占居民支出大头的供求规律明显与教科书不同,而你们仍然这样讲授课程,你们的脑袋是榆木做的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1-7-26 23:08:08
马克思主义者更好笑,把一个与现实差距巨大的模型当成科学真理,就开始认定这个剥削那个剥削的。
那玩意能用实验数据验证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7-26 23:21:05
你所说的情况确实存在 而且也是很普遍的 但是理论毕竟是理论 跟现实也是有差距的 而你所说的一些供给曲线问题的特殊性是相对来说比较少的 理论之所以称呼为理论 是主要用来解释说明 最后解决现实问题的 而特殊的问题同样也需要特殊的理论来解释 这样就会产生新的理论 而老师上课的内容不得不按最普遍最正常的现象来说明 当然同时不可忽略了一些问题的现实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7-26 23:44:57
qinnanfreedom 发表于 2011-7-26 23:21
你所说的情况确实存在 而且也是很普遍的 但是理论毕竟是理论 跟现实也是有差距的 而你所说的一些供给曲线问题的特殊性是相对来说比较少的 理论之所以称呼为理论 是主要用来解释说明 最后解决现实问题的 而特殊的问题同样也需要特殊的理论来解释 这样就会产生新的理论 而老师上课的内容不得不按最普遍最正常的现象来说明 当然同时不可忽略了一些问题的现实性
--------------------------------------------------------------------
如果与现实差距大于50%,我认为理论就需要修正。

当今中国人,把50%的收入都消耗在这类价格越高越买的商品上,那适应中国国情的经济理论不应该出现吗?

说明这帮经济学家只会跟着西方经济学家屁股后面照猫画虎。据说中国合格的经济学家不超过5个,我真有点信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7-26 23:51:05
基本概念理解的还需要透彻一点,需求定理是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种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化。如果条件变化可能有不同的关系。经济学是不是科学,首先没有说明科学是什么?如果有一个科学的定义为什么有人问为什么是这个定义而不是那个对科学的定义?很多研究都需要抽象,抽象就意味着有些因素缺乏考虑。目前还没有大一统的认知体系吧,科学与非科学有绝对划分吗?
有多少现象是现在的所谓的科学研究方法不能解释的,为了解释同一个现实,往往有多套理论,光的波粒二象性你能说说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7-27 01:00:33
科学与非科学是有绝对划分的。以科学的态度去研究经济学,这就是科学;以宗教的态度去研究经济学,这就是非科学。

或者,以猜测和假说为预设(假设)的理论是科学理论;以绝对真理为预设的理论就是宗教理论。很明显,以“唯”为预设的理论当然不是科学理论。不管是唯心还是唯物,那都是一种非理性的坚信态度(宗教态度),这种态度与崇尚理性的怀疑态度(科学态度)相对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