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打开
本人作者为三人行网友:
chengweijia原文链接:
http://www.pinggu.name/space-2106390-do-blog-id-108428.html
我不常逛街,不会砍价,更不会卖东西。对于周末的跳蚤市场,原本是不想去的,觉得又折腾,又麻烦,卖掉还挺心疼的,又有被他们口中的威武的大叔大妈们吓到。但W
师姐的一句话激励了我,不经历下跳蚤市场的大学生活是不完整的,说实话,大学生活确实还是有些遗憾的,所以也不愿让自己的遗憾再多一条。于是周五晚上,毅然收拾了一大箱子的衣物和书籍,准备第二天就豁出去了。
我勒个去,我的巨无霸箱子好不容易被我倒腾到了位于体育场周遭的跳蚤市场,却发现原本就不大的场地已然被占满,都已经拐到B
食堂门口了。还好第一小分队已提前赶到,为我们占领了一个靠近面包坊的场所。我们刚到,就有一批大叔大妈们冲着我们的大箱子一拥而上,想看个究竟,淘点宝贝。
纵观跳蚤市场的顾客,以两类人为主,一类是低年级的学生们,希望以较低的价格淘到一些有用的专业书,另一类则是居住附近的大叔大妈们,当然也不排除专程前往者,以吉林大学后勤服务中心及食堂大婶为主,他们更多地是冲着廉价的不能再廉价的衣物而来,希望能够捡上个大大大便宜。他们的砍价风格是要的太贵,掉头就走,还嗤之以鼻,十元跟你侃五元,五元跟你侃两元,两元就说只剩一块钱了,于是喜滋滋地满载而归,留下摊主很囧的脸。
第一天我们把东西都混在一块儿卖的,衣服多了吸引的人也相对多起来,可是这也存在一个问题,就是没有效率,原价不同,档次不同的衣服在这里都变得同样的廉价,PN
同学的衣服就没有卖的超过3
元钱一件,跟白送一样,我的衣服都打到零点几折了,最终个人战绩是卖了一身校服,一身棉睡衣,一条牛仔,一条围巾,blalbla
的小东西,只卖了50+
,低于其中任何一件的原价的1/2
,好悲剧啊。就是说赚的越多,亏的越多,什么边际成本=
边际收益时获得最大利润,做梦去吧,只能用沉没成本原理安慰自己了。
还好书籍果断地选择放在F
哥和Y
哥的专门买书的摊位上去卖,他们卖的大部分是考研书和专业书,我贡献了几本GT
书和一些读物,结果还是比较满意的,卖了两本T
大书,一本单词,一本会话,还有一本孔庆东的书,也赚到了50+
,这些书若是卖给收废纸的,恐怕就连五块也没有了。
第一天就这么结束了,箱子拖回去的时候也没觉得比拖过来的时候轻多少。回来时,已是腰酸背痛腿抽筋啊腿抽筋。第二天断然改变销售路线,从第一天的廉价路线转为精品路线,衣物30+
起卖,YY
她们还是继续坚持廉价路线,每件只卖5-
。我们还是聚集在一起买,不过衣物和她们的分开,她们还是堆成一大堆,我就相对每件都摆放整齐,之前原本还做了个标牌,表明价格区间,不过后来发现并不可取,因为询价的人少了也就少了进一步交涉的机会,也就相对降低了成交的几率。实践证明这种区别化的精品路线还是成功的,它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整体衣物的一个档次,原来在另一个摊位只能买10-
的衣物在这里可能能买到20+30+
,而且定价也有一定的技巧,若过高,他们可能连看都不看,过低又容易被他们继续打压价格而无奈收场。最终卖掉了两双鞋,三件衣服,一条裤子,一条围巾,赚到了150+
。
郎咸平曾经有过一个很有趣的讨论:你为什么会去高级餐厅吃饭,是因为口味、环境和服务吗?如果你只看重这三点的话,那么你应该去你家门口对面的小店吃牛肉面才对。那顶级餐厅到底有什么魅力,在性价比3 = (
口味+
环境+
服务)/
价格这么低的情况下,还能维持那么高的顾客满意度?因为除了环境、口味和服务之外,还有一项评分叫做满意度。以小店为例,顾客满意度和性价比是重合的,因为性价比高,所以顾客比较满意。可是再看顶级餐厅,它们的性价比接近于0
,但是顾客满意度却和小店差不多。就是这块你说不明白的差距把你带入高档餐厅,餐厅的行业本质——“无形的体验”,这种无形的体验是一种所谓的感觉。我们做大部分决策都是凭感觉的,但是我们其实并不理解什么是感觉,也不知道怎样表达感觉。我们选择到餐厅吃饭,很多时候都是因为感觉,而且感觉占的比重很大。所以,餐厅真正的性价比是性价比4 = (
口味+
环境+
服务+
行业本质)/
价格。
类比今天的跳蚤市场,也是这种无形的体验在作祟,跳蚤市场以廉价的旧货为行业本质,这样一种定位就注定了它的悲剧命运,虽然随着摊位选择的不同,个人销售技巧的不同,衣物的质量、新旧度以及多样性的不同而使个人销售情况有一定的落差,但是抛除折旧以及个人偏好等大因素后,总体的趋势还是亏本的。这也就是为什么我第二天的精品路线,却也只敢卖30+
,反而不及商场里的廉价次品大甩卖的原因。
这时,若是有一个中介机构挺身而出,说不定对供需双方都是一大福音。我低年级的时候就特希望能够买到不算太旧不算太贵的二手书,而我高年级的时候也挺希望成为这样一种书籍的供应者,我想很多同学都跟我一样,苦于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找不到组织啊。虽然有同学也在进行这样的尝试,但效果还并不明显。虽然学校有专门进行二手商品交易的BBS
,但信息更新过快,很容易被忽略,C2C
交易,商品可选择的范围小,又不能看到实体,双方见一面也挺麻烦的。最好能形成一个实体经营的小型商场,开在校园内部,把收集来的质量不错的商品进行整理和清洗,再合理分类和定价,相信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提升二手市场的行业本质。同学们应该有人勇敢挺身而出,去尝试这项事业,不能让易通和博士书店的小老板太嚣张了!但是其中也有很多问题需要克服,比如书的版次问题,出版商就是这样赚钱的,一年更新一版,老师们也要求用最新版的教课书,很多增添的内容或者结构的变化还是很大的,所以大多数同学还是会选择买新书。所以从思想到实践的过渡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大多数人都止于这一步,我也不例外。
我认为二手市场的真正意义在于一种使用价值的延续。与其让它沉没地压在箱底不如让它光彩地穿在别人的身上。至于赚了多少,亏了多上嘛,反正图个开心,又收获了思考,何乐而不为呢。
通过站内信向星博士推荐更多经管好文,可以获得论坛币奖励哦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