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认识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
——跨越“卡夫丁峡谷的启示
人是什么?人是生物中的一个类——人类。达尔文告诉我们,人和一切生物一样都是从自然界中的最小的生物,靠自然选择的规则经过几十万年甚至几十忆年进化过来的。科学发现,人和生物一样都是由细胞组成的,人的生命活动就是细胞的不断分裂的运动,细胞的不断分裂需要能量,这个能量是在吸取自然界中的各种营养得到的,自然界中的各种营养存在于自然界中的生物链和一切无机物。因此人和生物一样都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和生物的区别是:生物是被动的从自然界吸取营养,而人是从自然界中主动地吸取营养。由此可见,人类和生物一样都要靠自然界生存。自然界已经为生物和人类准备好了精神食粮和物质食粮,人类通过自己的双手和创造的工具把自然物质变成自己的生活资料,这个过程就是劳动,因此,劳动就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劳动以及从产品的结果看的生产,既然是人的生命活动必不可少的活动,那么劳动生产活动就表现为人的生命活动。由此可见,人类的历史就是人的生命活动的历史,人的生命活动的历史就是劳动的历史就是生产的历史。人类的生产首先是生产生活资料(农业),其次是生产生产工具(工业)的历史,也就是生产生产资料的历史。由此可见,人类的历史就是农业生产的历史和工业生产的历史。
在人类诞生以来,农业生产的历史和工业生产的历史有两种生产方式:一种是为自己生产的生产方式,另一种是为别人生产的生产方式。为自己生产的生产方式在人类的历史上存在了几十万年,为别人生产的历史在社会划分为阶级以来存在了五千年。为自己生产的历史的条件是生产者和生产资料是结合在一起的,为别人生产的历史的条件是生产者和生产资料的分离。
由此可见,在我们认识人类历史的时候,就是要弄清人类的农业生产和工业生产究竟是为自己生产呢?还是为别人生产呢?我们之所以要学习马克思的跨越“卡夫丁峡谷”理论,就是为了回答这些疑问。
在没有弄清马克思跨越“卡夫丁峡谷”之前,我们对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有一种看法,在我们弄清马克思跨越“卡夫丁峡谷”之后,我们就会有另一种看法。这就是学习马克思跨越理论的启示。
(一) ,资本主义历史的必然性
马克思在分析资本主义生产的起源时,是以西欧的“生产者和生产资料彻底分离” 为根据的。这种分离的“全部过程的基础是对农民的剥夺。这种剥夺只是在英国才彻底完成了…… 但是,西欧的其他一切国家都正在经历着同样的运动” “它被消灭的过程,即个人的分散的生产资料转化为社会的积聚的生产资料,多数人的小财产转化为少数人的大财产,——这种对劳动人民的痛苦的、残酷的剥夺,就是资本的起源…… 以自己的劳动为基础的私有制…… 被以剥削他人劳动即以雇佣劳动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私有制所排挤。”这就是资本主义“历史的必然性”。
这种历史的必然性,恩格斯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表述了它的发展过程:
一、中世纪社会:个体的小生产。生产资料是供个人使用的,因而是原始的、笨拙的、小的、效能很低的。生产都是为了直接消费,无论是生产者本身的消费,还是他的封建领主的消费。只有在生产的东西除了满足这些消费以外还有剩余的时候,这种剩余才拿去出卖和进行交换;所以,商品生产刚刚处于形成过程中;但是这时它本身已经包含着社会生产的无ZF状态的萌芽。
二、资本主义革命:起初是工业通过简单协作和工场手工业实现的变革。先前分散的生产资料集中到大作坊中,因而它们就由个人的生产资料转变为社会的生产资料,这种转变总的说来没有触及交换形式。旧的占有形式仍然起作用。资本家出现了:他是生产资料的所有者,当然就占有产品并把它们变为商品。生产已经成为社会的活动;而交换以及和它相伴随的占有,仍旧是个体的活动,单个人的活动:社会的产品被个别资本家所占有。这就是产生现代社会的一切矛盾的基本矛盾,现代社会就在这一切矛盾中运动,而大工业把它们明显地暴露出来了。
(a)生产者和生产资料相分离。工人注定要终身从事雇佣劳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相对立。
(b)支配商品生产的规律日益显露出来,它们的作用日益加强。竞争不可遏止。个别工厂中的社会组织和整个生产中的社会无ZF状态相矛盾。
(c)一方面是机器的改进,这种改进由于竞争而变成每个厂主必须执行的强制性命令,而且也意味着工人不断遭到解雇:产生了产业后备军。另一方面是生产的无限扩张,这也成了每个厂主必须遵守的强制性的竞争规律。这两方面造成了生产力的空前发展、供过于求、生产过剩、市场盈溢、十年一次的危机、恶性循环:这里是生产资料和产品过剩,那里是没有工作和没有生活资料的工人过剩;但是,生产和社会福利的这两个杠杆不能结合起来,因为资本主义的生产形式不允许生产力发挥作用,不允许产品进行流通,除非生产力和产品先转变为资本,而阻碍这种转变的正是生产力和产品的过剩。这种矛盾发展到荒谬的程度:生产方式起来反对交换形式。资产阶级已经暴露出自己无能继续管理自己的社会生产力。
(d)资本家本身不得不部分地承认生产力的社会性。大规模的生产机构和交通机构起初由股份公司占有,后来由托拉斯占有,然后又由国家占有。资产阶级表明自己已成为多余的阶级;它的全部社会职能现在由领工薪的职员来执行了。
三、无产阶级革命,矛盾的解决:无产阶级将取得公共权力,并且利用这个权力把脱离资产阶级掌握的社会生产资料变为公共财产。通过这个行动,无产阶级使生产资料摆脱了它们迄今具有的资本属性,使它们的社会性有充分的自由得以实现。从此按照预定计划进行的社会生产就成为可能的了。生产的发展使不同社会阶级的继续存在成为时代的错误。随着社会生产的无ZF状态的消失,国家的政治权威也将消失。人终于成为自己的社会结合的主人,从而也就成为自然界的主人,成为自身的主人——自由的人。
完成这一解放世界的事业,是现代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深入考察这一事业的历史条件以及这一事业的性质本身,从而使负有使命完成这一事业的今天受压迫的阶级认识到自己的行动的条件和性质,这就是无产阶级运动的理论表现即科学社会主义的任务。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