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编自《思维方法高级教程》第2版)
演绎关系:概念与概念间的演绎关系主要有一般与特殊的层级关系、特殊与特殊的并列关系。当你从几个概念的共同性出发,忽略它们的差别,归纳成一个更深层次的新概念时,你也能反过来从新概念出发,加上当初被忽略的特性,演绎出原来的浅层次的概念。那个深层次概念和每个浅层次概念的关系就是一般与特殊的层级关系,各个浅层次概念相互之间的关系就是特殊与特殊的并列关系。具有这两种关系之一的概念就是具有演绎关系的概念。
综合关系:在抽象思维的框架内,概念与概念间的综合关系主要包括整体与分体的层级关系、分体与分体的并列关系。当你把一个整体概念按照一定标准分解成几个较低层次的分体概念时,你也能反过来将这几个较低层次的分体概念综合成原来的整体概念。那个整体概念和每个分体概念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就是整体与分体的层级关系,每一个较低层次的概念相互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就是分体与分体的并列关系。具有这两种关系之一的概念就是具有综合关系的概念。
综合关系和演绎关系的区别是由当初对事物进行分析的方法的区别造成的,即是由分解和划分的区别造成的。
如果以概念的一个外延为最小划分单位,将全部外延按一定标准划分成若干种类,代表划分成的若干种类外延的各个概念与代表总体的原概念,相互之间的关系就是演绎关系。例如,以一匹完整的马作为最小划分单位,将全部的马按照颜色标准分成白马、黑马、棕马等若干种类,马与白马、黑马、棕马,相互之间就是演绎关系。这个例子划分的是有形事物的概念。我们再看一个例子,以一个国家作为最小划分单位,将全部的国家按科技水平标准分成发达国家、中等国家、发展中国家三个种类,国家与发达国家、中等国家、发展中国家相互之间就是演绎关系。
如果以概念的各个外延的构成部分为最小划分单位,将各个外延划分成若干组成部分,代表划分成的各个外延的若干组成部分的各个概念与代表整体的原概念,相互之间的关系就是综合关系。例如,以马的组成部分作为划分单位,将马分成马头、马腰、马腿等若干部分,马与马头、马腰、马腿,相互之间就是综合关系。这个例子划分的是有形事物的概念。我们再看一个例子,以国家的组成部分作为划分单位,将国家分成人口、国土面积、矿藏资源、制度系统等若干部分,国家与人口、国土面积、矿藏资源、制度系统等相互之间就是综合关系。
几个关键词:
分析:分析是概念性思维的一个阶段,也是概念性思维的一种技术。分析是分解和划分的统称,其中的分解是指把特定的事物区分为各个构成部分(分体),分别加以考察;其中的划分是指把特定的事物细分为各个种类,分别加以考察。
归纳:归纳是概念性思维的一个阶段,也是概念性思维的一种技术。用分析(划分)方法把总体事物细分为各个种类以后,在有意识地忽略多种具体事物的众多特殊细节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这多种具体事物的共同特征,重新形成这多种具体事物的总体性、一般性认识。如果给这个共同特征一个特定语言符号,这个语言符号就可以代表这多种具体事物。归纳技术的最大特征是舍弃具体细节、寻找总体共性。
综合:综合是概念性思维的一个阶段,也是概念性思维的一种技术。在传统的概念性思维中(参阅《思维方法高级教程》第2版第一章第一节),在仅仅进行定性考察时(参阅《思维方法高级教程》第2版第六章第三节),综合是指从关注由一个整体事物分解而成的多个局部事物出发,再返回到关注那个整体事物,进而将分别形成的各个局部性概念、局部性认识、局部性形象罗列在一起、合并在一起、拼图在一起,形成原来的整体事物的概念或者形成对原来的整体性事物的全面认识。综合技术的最大特征是合并局部分体、全面认识整体。
演绎:演绎是概念性思维的一个阶段,也是概念性思维的一种技术。是指从关注多个特殊种类的具体事物的共同性出发,再返回到关注事物的具体的个别性,进而从代表多种事物共同性的一般概念或者本质性认识出发,再形成各种具体事物的特殊概念或者形成对各种具体事物的特殊性的认识。演绎技术的最大特征是逆归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