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1625 0
2023-04-12

发展马克思主义,我们面对时代的思维困境

-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优点与缺陷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优点:深刻又深入地阐述了私有制的自由竞争:必然造成两极分化,必然造成“人与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冰冷无情的现金交易之外,再没有别的任何联系。”因而,私有制的自由竞争,是制造阶级矛盾的罪魁祸首。这是成立的。因为直到今天,这依然是血淋淋的现实。

-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缺陷:是在如何改造社会的问题上,就是如何来改变社会阶级矛盾的运动上。他们提出的观点:存在决定思维,物质决定精神。他们哲学上的这一思想,反应到他们经济学中的表达就是:生产方式决定生产关系。从而让主体的、主观的人失去了主观能动性。其让主体的人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原理中成为客体的存在,被动的存在,木偶的存在。

-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优点与缺陷就是:其让我们正确地看到了私有制社会运动的必然后果,不利后果,但是在怎样改造私有制社会运动的这个问题上,他们提出了错误的方法。

二、发展马克思主义我们面对的困境

-

由于马恩格斯提出生产方式决定生产关系的这一结论是错的,因而造成我们今天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不是对共产主义怎样建设的深度研究与思考,而是倒退到资本主义与共产主义之争这个问题上。我们的思维,进入了马恩格斯为我们设定的死胡同——就是实行集体制的生产方式,是实现共产主义的条件。

-

因而,由于生产方式决定生产关系的决对错误性,这场资本主义与共产主义之争,让资本主义占尽了时代的便宜和风头。

-

这是我们今天在发展马克思主义这一时代课题面对的困境:生产方式不能决定生产关系,那么资本主义就成为理所当然的存在。即使,私有制“恶性循环”发展周期的陷阱就在我们不远处的前面,但是又能有几个人能理性回避赌徒押上最后一笔赌金前的心理。这正是很多人呼吁全盘西化的原因。自于怎样科学建设共产主义的设想、探索与思考?已经在人们的脑海深处画了一个句号。

-

三、集体制的生产方式不是实现共产主义的条件,只是共产主义的自然现象

-

我提出这个问题,不知道能不能让人们眼前一亮,一下子打开人们思维的瓶颈,走出马恩格斯为我们造成的思维混沌——集体制的生产方式不是实现共产主义的条件,只是共产主义的自然现象。

-

因为这个问题,可以打开我们思维的一个豁口——建设共产主义,这是一个主观的问题,不是客观的问题。

-

那么,社会中人们怎样才能主观地联合起来呢?——这个问题,是不是打开了一个探索新共产主义原理广阔的思维世界?

-

这便是我们今天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思维突破口。并且在笔者多年来的研究中,已经提出管理、即怎样的管理,是实现人们主观地联合起来的方法。只是从来没有遇到过论者。因为,人们的主要精力,不是在为新共产主义原理而思考,而是停留在怎样批判马克思主义、或是怎样才能别出心裁解读马克思主义文本而努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