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3020 13
2011-08-06

“出身越底层,上的学校越差”,这一趋势正在被加剧和固化。三十年来,国家的转型在继续,但底层个体命运的转型,却在逐渐陷入停顿。

“我国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研究”表明,中国重点大学农村学生比例自1990年代起不断滑落。北大农村学生所占比例从三成落至一成。清华2010级农村生源仅占17%。

重点大学学生还有多少来自农村?

北京大学(微博)教育学院副教授刘云杉统计1978-2005年近30年间北大学生的家庭出身发现,1978-1998年,来自农村的北大学子比例约占三成,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下滑,2000年至今,考上北大的农村子弟只占一成左右。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社科2010级王斯敏等几位本科生在清华2010级学生中做的抽样调查显示,农村生源占总人数的17%。那年的高考(微博)考场里,全国农村考生的比例是62%。

不仅仅是北大清华。教育学者杨东平主持的“我国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的研究”课题组调研得出,中国国家重点大学里的农村学生比例自1990年代开始不断滑落。

刻苦学习的寒门少年都上哪去了?

学习刻苦,成绩不错的寒门少年都去了哪儿?

教育学者杨东平的研究显示,农村学生主要集中在普通地方院校与专科院校。以湖北省为例,2002-2007年5年间,考取专科的农村生源比例从39%提高到62%,以军事、师范等方向为主的提前批次录取的比例亦从33%升至57%。而在重点高校,中产家庭、官员、公务员子女则是城乡无业、失业人员子女的17倍。

向上流动倍感艰难的不仅仅是农村少年。2004年,厦门大学教育学院课题组对全国34所高校的生源状况进行调查后发现,普通工人阶级子女考入重点高校与普通高校的比例分别减少了7.9%与5.6%。

学者廉思更为人知的身份是“蚁族”概念的提出者与《蚁族》一书的作者。他与团队走访的蚁族,家庭状况与所考入的学校成正比,“出身越底层,上的学校越差”。

为何农村学子考重点大学越来越难?

据来自北大招生办的信息,2010年北大在某省招收的70名文理科学生中,只有10人没有任何加分,其余60人则通过自主招生加分、政策性加分、保送的途径迈入北大。他们绝大多数出自超级中学。

超级中学是各省重点中学的升级版,它们大多位于省会城市,拥有丰厚的教育经费与政策支持,每年几乎垄断了其所在省份北大清华的名额。绝大多数的普通高中与县城高中,被远远甩在了后面。

“这一被大大拉长的过程从一开始就把低收入家庭排斥在外了。”杨东平说,“保送、加分、自招等高考政策又叠加了优越家庭的优势,寒门子弟拿什么和他们竞争?靠什么改变命运?”

自主招生的考题涉及面广,往往是城市孩子才可能接触到的事物,比如五线谱,比如歼十。艺术加分与寒门子弟更是绝缘。来自北京大学招生办的资料显示,最近五年北大招收的体育特长生绝大部分来自东部地区,七成来自大中城市,来自农村的只有6%;而艺术特长生,迄今没有一位来自农村。

欢迎讨论,欢迎拍砖!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1-8-6 15:56:51
国家救救教育吧,农村人的命运急需改变,国家重视三农问题这么多年就这样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8-6 16:15:32
midyse 发表于 2011-8-6 15:56
国家救救教育吧,农村人的命运急需改变,国家重视三农问题这么多年就这样吗?
    二八定律太吓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8-6 16:16:58
不公平是常态吧。
农村学校与城市学校、重点中学的师资对比本来就很大差异。
或者出于经济的原因,普通的学校给予他们奖金,这些都是存在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8-6 16:20:18
苏江 发表于 2011-8-6 16:16
不公平是常态吧。
农村学校与城市学校、重点中学的师资对比本来就很大差异。
或者出于经济的原因,普通的 ...
     现在只有很少的农村人在重点大学读书,问题有二:农村学生思维能力,学习能力变差了吗;教育机制是否真的出现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8-6 20:43:28
个人觉得,教育没有平等权,那么社会就很容易滑向两极分化的深渊,中国的富人,可以通过把孩子送出国这一措施,使得在接受了良好初等教育的下一代,能够中西结合,无疑,将来的社会更需要的是国际化视野,这种情况下,富人的孩子能够更好地被传授知识及思想,而较为贫困的家庭,数十年前更有子女多的困扰,今天,却也仍旧被高额的学费却之门外;目前,好的幼儿园,一年的学费比大学学费还要高,小学多以片区划分,以片区的户口招生,而没有城市户口的农民工子女就只能以赞助为名入读,更是加大了经济负担。中产阶级中,能够把握机会培养好孩子的可能在未来能够往富人靠拢,而未能做到的,可能就滑向贫困阶层。香港正是一个好的例证,深水埗和深水湾一字之差,便是天壤之别,深水埗的孩子们,家庭里每天要承担高额租金以及生存费用,而深水湾的孩子,能够在豪宅里,享受高级教育。忘了德国哪位管理学家说过,教育产业化,并非是指让教育成为赚钱的工具,而是说,让教育机构成为一种NPO(非营利组织),现在大学圈地,卖学位的事并不少见,二十多年的教育改革,反而让中国的精英教育一再落后,重知识不重应用的教育难在适应现在全球化的人力资源竞争了。张五常先生在南风窗访谈录里提及,中国学生本该是最具优势的人力资源,因为未来的竞争必定是同时具备中西文化背景的人才胜出,他以自己为佐证,解释了中国人才的特点,但似乎在这个知识得不到尊重的中国社会里,出路甚为渺茫。
一孔之见而已。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