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宏观经济学
4636 8
2011-08-09
辅导书上说:当经济出现滞胀时,应采取紧的财政政策和松的货币政策,但是根据滞胀定义:滞胀时期物价飞涨,失业增加,生产停滞,原因不应该是货币供给过多么?再用松的货币政策不是更加剧物价上涨么?紧的财政政策会使税收增加,更不利于生产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1-8-9 22:26:32
我记得怎么是松的财政,紧的货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8-9 23:17:09
不懂啊!看过了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8-10 07:54:54
欧非亚 发表于 2011-8-9 22:26
我记得怎么是松的财政,紧的货币?
您看一些考研书上关于滞胀的,还有网上百度也能看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8-13 18:13:19
好像高鸿业的宏观上有一个表格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8-14 06:51:12
消除滞胀的政策可以采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松紧搭配。
其中,一种是松的财政政策辅之以紧的货币政策,即通过减少税收、扩大ZF开支、鼓励投资和消费以消除危机和失业,同时又严格控制货币供应量,防止通货膨胀加剧。
另一种是松的货币政策辅之以紧的财政政策,即扩大信贷、增加货币供应量,以降低利率,鼓励投资,同时又缩小ZF开支,减少对市场的压力以稳定物价。
至于使用哪一种政策组合,就要视乎经济体的实际情况了吧。像在1982~1988年期间,在治理“滞胀”的政策实践中,美国和英国都采用了以货币主义为主的政策措施,即严格控制货币供应量,放松ZF管制,将国有企业私有化,减税,金融市场自由化,同时加强各国在国际资金流动、汇率、利率、关税、外贸诸方面的协调。即紧货币和宽财政的搭配。
而在现阶段的中国,依靠ZF固定资产投资来平滑实体经济的疲软是不可持续的,中国经济不可能靠投资解决就业,未来中国充分就业的实现要靠产业结构升级和延伸。如果公共部门能将部分资源让渡给私人部门,使之获得更多的空间,这对就业市场是非常正向的事。货币政策要逐步退出量化紧缩的轨道,尽快实现一个正常的利息率水平,逐步放松信贷,以鼓励民间投资,刺激经济和增加就业。
除此之外,在我看的材料里还有建议中国升息的,解释是”通过上抬中长期利率,引发资产价格下行,对地方ZF投资和财政需求的约束是最直接的“,看起来跟松货币的政策有点矛盾,这点我自己也有点困惑。

貌似说了那么多说的更迷糊了,仅作交流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