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鸿业第三版中第三章的一道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题:
考虑某消费者购买商品A的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假定该消费者关于商品A的需求函数为Q=0.02M-2P,收入为M=6500,商品A的价格P=20,如果目前商品A的价格上升为P=40,求:商品A的价格变化的总效应是多少?其中,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各是多少?
好像只能这样求解:
由于Q=130-2P,涨价前Q=90,涨价后Q=50,故总效应为-40。
作补偿预算线得到涨价后还要购买90个单位的A:所需收入为90×(40-20)+6500=8300
收入M=8300时,Q=86,
故替代效应:90-86=4
收入效应:40-4=36
可是这样的话,不是假设效用水平不变了,而是购买力不变了,作图看的话,效用水平是上升了,这和书里的介绍矛盾了,是不是有问题呢?(图见附件。)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楼主怎么把替代效应搞成正的了啊?
这两种方法怎样区分,能详细介绍一下吗
你的和补偿预算线相切的无差异曲线好像不对,不是平行的而是原来那条?
补偿预算线没有做反(这里是价格上升),另外,替代效应确实应该是负的。这和图中是一致的。
说得非常准确,就这两种替代来看,希克斯替代效应要更准确一些,但需要知道效用函数(维持原来的无差异曲线),本题无效用函数,因此近似的可用斯勒茨基替代效用(使消费者购买与原来相同多的两种商品)来计算。从结果来看,消费者得到补偿后获得效用水平比原来稍高一些。
九楼说得非常准确。就这两种效应来看,希克斯替代效应所作的补偿预算线应使其回到和原来获得相同的效用水平(在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因此需要知道效用函数;本题使用斯勒茨基替代效应作近似替代,因此所作补偿预算线是使消费者回到和原来能够买相同数量的两种商品。就结果看,消费者在得到补偿后其效用水平比开始时要稍微高一些,图形画得比较准确。
恩,楼主本想通过Hicks分析法做此题,但是条件太少,不可能用Hicks分析.只能如楼主所用的Slutsky分析法做,楼主做的很正确,就是这么做.
另外,在下窃以为11楼的图到是画错了,因为我们一般见到的习题和例题都是降价(如果是降价应该这么做),本题是升价,11楼可能不小心看错了吧,没有考虑本题的实际情况.
都是牛人啊!!!!
明白啦!谢啦!
后来查了一下,高鸿业一书第三版第四次印刷中已将此题删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