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美国:是期货交易发展最早的国家之一,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是世界性的交易市场。共有10多家期货交易所,交易品种从传统的农产品到金融、能源、利率、国债和期权等应有尽有。现有期货代理商300家左右,经纪商1200家左右。期货市场的参与者主要是套期保值者和投机者。
2、 欧洲:几乎抢占了国际金融衍生品市场头把交椅。欧洲共有20多个期货交易所。其中,伦敦是衍生品交易的世界金融中心,共有5家期货和期权交易所,交易的合约超过60种,是除美国以外品种最多的市场;德国期货期权交易所成立后一直是全球最大的金融衍生品交易所之一;法国国际期货交易所自1988年起成交量成为全球排名第三位的交易所。
3、 日本:最早的期货交易可以追溯到1660年,德川幕府以年租的形式对大米进行交易,后这种交易变成仓单交易形式,成为日本最早的期货交易形式。进入1990年代,日本的衍生品交易所呈现出相互合并的趋势。1993年以前的19个交易所到现在只剩下7个,并可能进一步合并。
4、 香港:创办较晚,但充分享受了后发优势。与欧美期货不同,香港先有经纪行,后办交易所。香港农产品期货不发达,金融期货较为发达;另外,由于香港处于纽约和伦敦中间,可以利用国际时间差这一有利条件,因而在国际期货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
衍生品市场主要参与者
商业银行
致力于对冲信用风险、管理信用资产组合、提高可利用信用资产收益,是金融衍生品市场的重要参与者和推动者。一般在衍生金融交易中扮演着最终用户和交易商两个角色。商业银行是场外交易的主要参与者,活跃于货币远期、利率互换和远期汇率等市场。可以大规模从事衍生品交易已成为现代商业银行的一个显著特征。
投资银行和证券公司
运用衍生品交易的主要途径有:为发行与自营债券业务避险,例如用期货、期权方式锁定承销债券的价格,用股票指数期货、期权对所持股票进行对冲保值;进行自营衍生品交易,挣取价格波动的利润,同时通过提供经纪服务和咨询服务,赚取佣金和手续费;利用衍生手段帮助政府发行公债,帮助企业进行兼并、重组。
投资基金 利用衍生品一是为了给持有的金融资产避险,二是为了盈利。其中养老基金主要利用合约头寸对期投资组合进行套期保值以规避股票市场及利率变动的风险,共同基金除上述操作外,还利用合约头寸进行股票市场及利率变动的投机活动。
工商企业
避险是其使用衍生品的最基本目的,也是构成金融衍生品市场产生的原动力之一。工商企业使用最多的是外汇期货、股指期货、利率期货,互换业务也在不断增加。近年来,一些实力雄厚的企业开始运用衍生品交易盈利,地方政府、大学等非盈利单位也加入到衍生交易投机的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