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宏观经济学
1952 6
2006-10-30

吴晓灵:宏观调控效果初显不排除再加息可能性

“目前宏观调控正按照预期的方向进行,并已初步显现出了效果。”三季度货币供应与信贷增速的双双走低令央行副行长吴晓灵表态时底气十足。吴晓灵14日表示,央行各项政策都会保持持续、稳定,但仍然不愿排除再次加息的可能性。

央行上周五发布的三季度金融运行数据显示,9月末,反映社会总需求变化和未来通胀压力状况的广义货币M2余额达33.19万亿元,同比增长16.83%,比上月下降了1.11个百分点,这一货币供应中最为关键的指标跌至全年以来新低。但这一增速仍然超过了年初确定16%的目标,同时也创下了增速连续第16个月超过目标值的尴尬纪录。

值得注意的是,狭义货币供应M1的增速却仍在走高。M1当月余额为11.68万亿元,同比增长15.7%,增幅反而比上月提高了0.13个百分点,和M2增速之差的“喇叭口”进一步缩小,显现了存款结构更趋向活期化或短期化的趋势。

在货币供应增速降低的同时,贷款增速也得到了控制。当月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为22.1万亿元,同比增长15.23%,比上月末下降0.9个百分点。更为显著的是,9月人民币新增贷款仅为2201亿元,比上月大幅下降1252亿元,足见调控在压低贷款上的作用正逐步放大。

但不容乐观的是,前三季度新增人民币贷款已达到了2.76万亿元,央行年初确定的2.5万亿元的全年目标早在8月底便已提前用完。即便按照银监会今年贷款余额增长15%约3万亿元的目标,四季度最后三个月只有2400亿元的剩余空间,超标几成定局。

对于此次货币供应与信贷增速的双双走低,央行认为体现了“金融宏观调控效果初步显现”,是在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适时、适度调节货币信贷之后取得的。自今年4月以来,央行除连续两次加息各27个基点外,并已两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

  吴晓灵上周六在出席中国银行家论坛时也表示,目前宏观调控正在按照预期的方向进行,“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各项政策都会保持持续、稳定”。尽管这一表态大大降低了近期再次加息的可能性,但吴晓灵也强调,未来通货膨胀的压力仍然值得关注,是否加息仍应视未来经济走势而定。

同时, 外汇储备的节节上升也无法让央行对宏观调控掉以轻心。央行公布的数据显示,前9月国家外汇储备余额已达9879亿美元,同比增长28.46%,再创历史新高,距离万亿美元大关还差121亿美元,本月突破万亿美元已无悬念。

问题:

1. 简述文中M1和M2的含义。

2. 为什么信贷增速的走低令央行副行长吴晓灵表态时底气十足?

3. 解释加息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4. 为什么外汇储备的节节上升无法让央行对宏观调控掉以轻心?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6-10-30 22:20:00

粗略的说可以说成:1,m1现金和活期存款,m2,m1+定期存款

因为他定的指标前期增长过快,速度低了当然好

减慢经济速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10-30 23:39:00

1.简述文中M1和M2的含义。同楼上

2.为什么信贷增速的走低令央行副行长吴晓灵表态时底气十足?同上

3.解释加息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对宏观经济的影响?一般是降低经济增长率和国民收入

4.为什么外汇储备的节节上升无法让央行对宏观调控掉以轻心?外汇储备上升引起国内货币供应量过多,从而增加宏观调空的难度

简略的说一下,见笑了,建议找本货币银行学或宏观经济学的书看看,里面有详细的讲解,3题应该属于货币政策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0-30 23:39:46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10-31 12:48:00

3Q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11-5 20:26:00

1. 简述文中M1和M2的含义。

参考答案:狭义货币供应量 (M1)是指银行体系以外各个单位的库存现金和居民的手持现金之和(M0)加上企业、机关、团体、部队、学校等单位在银行的活期存款;广义货币供应量(M2),是指M1加上企业、机关、团体、部队、学校等单位在银行的定期存款和城乡居民个人在银行的各项储蓄存款。其中,M2与M1的差额,即单位的定期存款和个人的储蓄存款之和,通常称为准货币。

2.为什么信贷增速的走低令央行副行长吴晓灵表态时底气十足?

参考答案:面对三季度货币供应与信贷增速双双走低的数据,观察家注意到,信贷走低仅仅是个趋势,9月末,全部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为22.1万亿元,同比增长15.23%,增幅比上月低0.9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高1.47个百分点,比去年末高2.25个百分点。专家表示,大规模的减速显然还没有到来,这是经济发展内在规律的表现,与我国整体经济发展形势和增长速度有关。央行数据表明,在货币供应增速降低的同时,贷款增速也得到了控制,9月人民币新增贷款仅为2201亿元,比上月大幅下降1252亿元。
有观察家分析称,这主要是工、农、中、建四大行新增贷款受到有效控制。专家分析说,往年四大行贷款通常占到50%左右的市场份额,但今年这一轮宏观调控以来,连续出现占比大幅降低的现象。
虽然三季度货币供应与信贷增速双双走低,但中长期贷款增速同比增长的数字却更加值得关注。我们知道,央行信贷调控的主要对象是金融机构的企业贷款,规模和速度以及贷款结构均影响经济发展的速度。央行数据显示,三季度,各金融机构对企业的中长期贷款增加2619亿元,同比多增1025亿元。这表明,虽然信贷增速放缓,但中长期贷款绝对额和增速同比却仍然在增长。数据说明,央行的信贷调控,主要是在短期贷款和票据融资增速减缓上得到了实现。而在前不久,央行研究局专题课题组发布的一份“当前价格走势与未来趋势分析”报告称,投资增速反弹的基础依然存在,并会给未来价格带来上涨压力。报告认为,虽然在国家宏观调控措施的综合作用下,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回落,但应该看到各地投资冲动依然很强。

3. 解释加息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参考答案:加息是增加市场存款利息目的是吸引投资者把钱放入银行 从而可以使市场流动货币的数量减少 这也是目的所在 可以防止经济过热 而您说的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中的存款准备金是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中央银行要求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可以影响金融机构的信贷扩张能力,从而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从对各行业的影响来看:1、对房地产业的影响政府加息的主要顾忌在于其对房地产行业的影响。如果房地产业受到冲击,不仅会冲击地方政府和某些部门的利益,而且也会给银行带来更多的贷坏账。政府需加息的另一考虑是房地产泡沫存在。如果房地产泡沫破裂,现在的过度供给会变成了未来的过剩,通货膨胀会卷土重来。 2、对银行业的影响:加息对我国银行业来说利好大于利空首先,存贷款利率浮动空间的扩大使我国银行业存贷差进一步扩大,可以增加银行的盈利空间。其次,提高存款利率有利于银行吸收储蓄存款,增加可用资金再次,放宽人民币贷款利率浮动区间是我国银行实现根据贷款风险确定利率水平的前奏,有利于提高银行定价能力和防范金融风险。第四,允许人民币存款利率下浮,使得银行掌握了一定的存款利率浮动权,有利于提高全货币政策的传导效率。有利于促使金融机构按照资本充足率要求进行主动负债管理,约束资产过度膨胀。最后,加息的最终敲定,有利于改变银行以往因预期不明朗而采取的“惜贷”的行为。3、对资本市场的影响从理论上讲,加息意味着市场资金成本的上升,可能会影响到企业的利润水平,导致股价下跌。但加息与股市之间并不必然存在负相关关系,加息影响如何主要看它是否改变了宏观经济和企业的盈利增速。从对宏观经济的影响来看:也有专家认为,由于政府选择加息的时机比较突然,而且短期资金供给紧张,因此短期对投资者的心理冲击会比较大,在短期内市场可能会有过激反应,会有一个短暂下滑的过程。若此时政府相应加大货币信贷投放力度,加上保险资金入市,使市场资金紧张局面得到缓解。预计市场在短期震荡后,在寻找到新的平衡区域之后会很快恢复平静。从长期看,有助于人们稳定通胀预期,减少金融市场的波动,对市场的健康发展有利。除上述影响外,加息还有利于实现市场公平,缓解中小企业实际融资成本过高、资金紧张的问题,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缓解就业压力。有利于防止企业过多占压资金,缓解部分企业流动资金紧张状况。有利于企业形成合理的投资预期,淘汰低效益的投资需求,从而改善投资结构。从存款准备金调整的影响来看,将使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受到考验,对债券市场的影响将会比较直接,但对于股市的短期影响比较有限。为了应对存款准备金的调整,部分商业银行抛售流动性较好的债券,对债券市场将构成较大的影响。而紧缩开始到货币政策见效,再到企业利润增长速度开始下降,需要一定的时间。此次加息对股市也有影响: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大约需要一年左右。目前我国股市正在逐步走向成熟,股价开始反映企业盈利状况,因此,从央行采取紧缩措施到企业利润收缩也需要很长时间。从另一个方面看,此次存款准备金率提高0.5个百分点,主要是为了防止货币信贷总量过快增长,保持我国国民经济平稳快速健康发展,对稳定股市的宏观基本面有利。出台这项政策措施旨在防止货币信贷总量过快增长,为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提供稳定的货币、金融环境。存款准备金、公开市场业务和再贴现是中央银行主要的货币政策工具,其中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可谓货币政策工具中的“重武器”。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中央银行要求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作为中央银行主要的货币政策工具,央行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可以影响金融机构的信贷扩张能力,从而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央行称,这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主要是为了防止货币信贷总量过快增长,为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稳定的货币、金融环境。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副所长巴曙松认为,央行此举的目的是对冲过分充足的流动性。此前,为抑制信贷的增长,央行曾两次大规模发行定向票据,这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无疑也是调控政策的延续,以巩固前段时间的宏观调控效果。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有利于保证金融机构对客户的正常支付,有利于保证金融机构之间的正常清算。虽然当前的消费物价指数还比较低,但如果货币信贷继续加快增长,将会面临刺激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的风险。因此,有必要在继续坚持总体稳健政策取向的同时,适度加大货币政策调控的力度。银行贷款能力将稳增。

4.为什么外汇储备的节节上升无法让央行对宏观调控掉以轻心?

参考答案: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形势下,在人民币升值预期下,热钱在中国外汇储备中占了相当大的比重,这使得爆发金融危机的可能性比以前加大,冲击和破坏力度也更大。根据对冲基金资讯(HFI)统计数据显示,截至今年3月底,美国对冲基金规模升至1.5万亿美元,其他各方热钱总计达7万亿美元;亚太地区为1150亿美元,香港有148只对冲基金,管理资产170亿美元;对冲基金在上海有8家,管理资产为4.06亿美元,并正在迅速发展。另外,国际投机性资本在人民币升值尚未达到市场预期目标的情况下,采取各种形式的不正当手段设法渗入人民币和人民币资产市场。在中国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过程中,金融市场必须与世界接通,接通的同时中国要面对热钱冲击。尽管中国已经针对热钱冲击可能存在的问题制订了金融应急机制多项政策,但遗憾的是,中国对金融实务研究严重不足,缺乏全球金融战略部署且前瞻性不强。因此,在金融霸权挤压下,必须加快金融体制改革步伐,尽快完善金融市场体系,建立优化合理的外汇储备结构,设置金融预警机制,警惕全球流动性过剩对中国输入金融危机。外汇储备是一国财富的积累和综合国力提高的表现。1万亿美元巨额储备,意味着我国有着充裕的国际支付能力。但外汇储备长期无限制攀高也并非好事。与日俱增的中国外汇储备在吸引世界关注的同时,也为一些国家提供了压制中国贸易的口实,可能会造成更多的贸易摩擦。突破1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更是容易触动国际上早已绷紧的这根“神经”。受上述多重因素影响,1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由此带来一些“棘手”的现实问题:采取哪些有效措施,逐步减少外汇储备的过快增长,维持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如何尽量避免引发国际金融市场波动,合理运营巨额外汇储备,最大化地实现收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都将是摆在中国外汇管理部门面前的一大课题。人民币升值压力加剧。中国巨大的外汇储备,一个重要的投资渠道是购买美国国债,随着中国成为仅次于日本的美国国债第二大持有国,并且持有量还在不断攀升。最近两年来,美国鹰派政界人士一直在压制人民币升值。5000亿美元热钱聚香港多年前就获得美国绿卡的著名投行人士房西苑教授说:“以我经常往返中美两地的生活直觉,我认为美元对人民币合理比值是1:4,这取决于三个因素:一是货币的实际购买力,在美国月薪1.5万美元的生活水平勉强可与中国月薪7000元人民币相当;二是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贸易顺差国,也是投资大国,造成人民币供大于求;三是心理因素的推波助澜。如今,流到海外的资金正成立各种名目的投资公司,回国来投资。”因此,我们说:1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由此带来一些“棘手”的现实问题:采取哪些有效措施,逐步减少外汇储备的过快增长,维持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如何尽量避免引发国际金融市场波动,合理运营巨额外汇储备,最大化地实现收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都将是摆在中国外汇管理部门面前的一大课题。央行对宏观调控不能掉以轻心啊!


[em23][em23]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1-7 10:42:35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11-6 08:11:00
我晕,这个玩意也有答案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