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假设商业银行体系准备金为16 000亿元,公众持有现金为400亿元。该时期中央银行规定的活期存款与定期存款准备金率分别为10%与3%。现金漏损率为20%,商业银行超额准备金率为20%。活期存款转为定期存款的比例为30%。
求:(1)基础货币与货币乘数。
(2)该时期全社会货币供给量
2、某人于2004年1月5日将5万元存入商业银行,选择了2年期的定期存款,将于2006年1月份到期。但在2005年1月5日由于急于购买住房,需要资金,鉴于定期存款未到期支取将视同活期存款,损失很多利息收入,因此,决定不将存款取出,而是先向商业银行申请1年期贷款,然后等存款到期时归还。上述决定是否合理?试阐述你的理由。(2004年1月份2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为2.25%,2005年1月活期存款利率为0.72%,2005年1月份1年期贷款利率为5.58%)。
3、中国人民银行2013年5月30日(周四)消息,当日在公开市场进行了130亿元28天期正回购(先买入证券后卖出)操作,并发行了150亿元3月期央票,中标利率和参考收益率均持平在2.75%和2.9089%。
本周公开市场仅有300亿元的正回购到期,央行共发行了220亿元央票,250亿元正回购,当周净回笼资金170亿元。
在5月底资金面紧张因素度过后,近日流动性紧张局面稍微改善。但央行本周也在公开市场净回笼资金。这使得市场更加关注央行对于市场流动性的态度。
(1) 根据上述材料,人行选用的是哪种货币政策工具实施货币政策的?在我国,这种政策工具的具体操作方式有哪些?
(2) 除材料中提到的政策工具外,我国央行选择的货币政策工具还有哪些?如果出现经济过热,具体应该怎样运用这些政策工具调控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