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17952 159
2011-08-28
英国上议院议员,华威大学(政治经济学名誉教授罗伯特?斯基德尔斯基在"凯恩斯哈耶克复赛恩”一文中指出,奥地利经济学家弗里德里希?冯?哈耶克曾说,在论战中战胜对手的唯一方式就是活得比对方命长,他也身体力行,最终在1992年以93岁高龄谢世。而哈翁最幸运的地方莫过于比对手凯恩斯多活了近50年,虽然后者在世时在学术上对他大肆抨击,但他却最终赢得了一场后发制人的胜利。  哈耶克于1944年出版了批判中央计划体制的经典之作《通往奴役之路》,而当时任英国首相的撒切尔夫人在1980年代引用书中某些观点时,他的声誉也随之到达了顶峰。但在经济学永远没有定局。当哈耶克指出中央计划臃肿低效,并以此为市场辩护的理论日渐流行之时,凯恩斯认为市场需要持续干预以保持稳定的观点则得到了各国财政部和中央银行的认同。  但这两大流派都在芝加哥学派“理性预期”理论的光芒下黯然失色,后者在过去25年内统治了整个主流经济学界。该理论认为只要所有经济部门都能充分了解所有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那么除非出现某些超出现有经济学理论范畴之外的意外事件,否则系统性危机永远不会发生。  虽然某些领军人物依然不愿承认,但2007-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已经使“理性预期”经济学颜面尽失,并使凯恩斯和哈耶克这两大理论重新回到了后发制人的擂台上。
论战的内容也跟1930年大萧条时大同小异。究竟是什么导致了市场的崩溃?正确的应对方式是什么?又如何防止未来的崩溃事件?  对于1930年代初期的哈耶克以及他当今的信徒来说,危机来自于与储蓄供应相关的过度投资,同时会在过度信贷扩张下爆发。银行贷款利率低于那些储户所要求的存款利率,使得所有贷款投资项目在短期看来都有利可图。 但由于这类投资未能反映机构在当期消费下对未来的真实偏好,因此完成这些投资所必需的储蓄也并不存在。虽然在中央银行的货币注入下还能继续维持一段时间,但市场参与者最终会意识到没有足够的储蓄去完成所有投资,于是泡沫开始破灭。因此每个人为推动的泡沫内部同时都潜藏着自我毁灭的种子。泡沫破灭后的工作则包括清理那些错误分配的投资,减少消费以及增加储蓄。 而凯恩斯(以及如今的凯恩斯主义者)则认为危机来自于一个截然相反的根源:与储蓄供应有关的投资不足——就是消费或者总需求过低,不足以维持一个满足全员就业的投资——而这也必定会导致一场收益预期的崩溃。  这种情况也能通过消费信贷的方式来维持一段时间,但最终消费者将变得过度杠杆化并终止消费。事实上凯恩斯和哈耶克两人对危机根源的解释区别不大,都将过度负债放在核心位置,只不过由此衍生出来的结论却是南辕北辙。  当哈耶克认为危机复苏需要清理过度投资以及增加消费者储蓄的时候,凯恩斯则认为必须抑制储蓄倾向并增加消费以维持企业的收益预期。哈耶克号召厉行节约,凯恩斯却呼吁大手花钱。  这里我们找到了为何哈耶克在1930年代那场大论战中输给凯恩斯的线索:这不仅因为清理过度投资的政策堪称政治灾难——希特勒借此染指德国政权。而是正如凯恩斯所指出的那样,如果所有社会成员——家庭,企业和ZF——同时开始尝试储蓄,那么除非人们到了穷得连钱都存不起的地步,否则根本没有任何办法能阻止经济下滑。  哈耶克的这一理论缺陷使得大多数经济学家倒向凯恩斯的刺激政策。正如经济学家利奥尼尔?罗宾斯回忆的那样:面对当时那种陷入停滞的通货紧缩,那种认为首先必须处理错误投资……以及推动储蓄行为的理念……就变得不合时宜,就像拒绝给一个掉入冰窟的醉汉提供毛毯和保暖品,因为觉得此人最根本的问题是(身体因饮酒)过热那样。”  除了那些死硬派哈耶克主义者外,大家似乎都明显看到是2009年的那轮全球同步刺激计划阻止了另一场大萧条的到来。虽然为了拯救银行或者维持经济不至于在商业崩溃下沉沦,许多国家都花费巨资并损害或摧毁了自身贷款信誉。但人们也日渐认同如果公营部门在私人部门消费不足的情况下收缩支出的话,虽然整个经济将免于崩溃,却也会陷入长期停滞之中。  因此必须要更改政策。在这一点上欧洲希望不大;真正的问题在于美国总统奥巴马是否会追随前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的脚步。  为了避免未来继续发生同样严重的危机,凯恩斯主义者会坚持强化宏观经济管理手段。哈耶克主义者则没有任何有价值的建议。等到实施他们最喜欢的解决方案——废除被认为是过度信贷源头的中央银行,一切都已经太迟了。而即便是一个没有中央银行的经济体也难免出现过度乐观或悲观的问题。而对这些问题置之不理的态度无论在政治还是道德上都是不可取的。  因此虽然无愧于一个捍卫自由的哲学家,但哈耶克理应在1930年那场与凯恩斯的论战中败北,而且也将输掉如今的这场重赛。要让他们以及欧美现任领导人学乖,还得再来两三次危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1-8-28 16:08:22
   

马克思主义宏观经济政策对策的一种可能性

一、21世纪初高度复杂的充满不确定性的国内和国际经济环境:从确定性到偶然性
二、方案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论:变革管理理论、《资本论》中的市场经济理论和矛盾分析法
三、应对方案的主体:企业运行机制(滥用市场和行政势力与创新利润)
四、方案原则:可行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下的可控的市场经济
五、对策的本质:改变混乱的经济劳动关系
六、马克思的分配关系再生产:国民收入倍增计划(ZF盈余全民分享计划)和增税减税方案(资本所得税和资源使用税以及基本收入者的负所得税)
七、建构新的以社会总需求为中心宏观调控体系
八、学习理论、管理—变革模型和货币危机前瞻与防范(金融市场中的雪崩模型、马克思经济学中的内生真实周期理论)
九、“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
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财政政策(正向补贴给国内企业和民众而非逆向补贴给国外企业和民众补贴政策)货币政策和产业政策。通过对中国宏观调控效果的实证分析,证明马克思体系比凯恩斯体系具有更强的解释力(杨天宇,2006年)。自然再生产政策(Natural reproduction policy)的目标函数在于在可耗尽资源的情境下和污染总量持续积累的情况下寻找到一条有效的和最优的增长路径。可在保持商品基金不变的情况下,逐步增加自然基金的比例。可以逐步减少开发区的数量增加非开发区以及生态保护区的数量,在五年计划中增加国家生态屏障工程和国土整治工程。人力资本再生产政策(Reproduction of human capital policies)。恩格斯提出,工人本身的技能和知识(包括科学的力量)的积累是主要的积累。比和它一同进行并且只是反映它的积累,即这种积累活动的现存客观条件(客观化的知识力量)的积累,要重要得多;而这些客观条件会不断的重新生产和重新消费,只是在名义上进行积累。为此,马克思提出的“干中学”完全可以政策化,仿照单一增长固定规则,教育投入和再教育投入必须必须保持在GDP的占4%并且要有行之有效的评估体系,同时在教育可持续战略之下建立更具竞争力的符合国情的教育体系,促使人力资本迅速跨越劣等化并由中等化向优质化发展。消费政策(Consumption policy)教育引导消费者从畸形、异化消费转向正常适度简朴消费并增加精神文化消费比例。
十一、确立改革第一个五年规划而非将摸着石头过河无限期化
十二、确立区域治理指数、建立区域核心竞争力以及变区域竞争低劣化为良性化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8-28 16:23:42
飘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8-29 15:00:34
97年一篇署名轩农的经济学文章对他们腐烂国有经济的改革战略提出了令人震惊的方案,建立一个独立不受侵犯的委员会管辖国有资产的经济军队,正如文章说"奠定了这样一个可靠的基础,它已经允许我们建立起一个强大、统一的经济系统,。可以靠统一领导下的"多兵种"的协作,用整个国民经济系统的力量去和资本主义的私有企业竞争。"当我们还在为主权基金的收购感到烦恼时,看看中国人他们要用整个国家的经济力量打垮西方企业.很难想象我们的花旗银行,埃克森石油如何同这样的一只囊括各个领域的庞大经济军队所抗衡,当中国石油想收购你时不要忘了他们的工商银行就站在身后。今天西方对全球十大公司中国人占据六席感到吃惊时,那么更让人震惊的还在后面,不要忘了这6家公司都属于中国经济军队的统一指挥.是一家超级航母。如果没有西方厌恶的保护主义旗帜的遮挡.在中国面前西方经济什么也不是.没有任何一个西方国家和企业能够抵挡住这样的"军队",10年前他们精确的预测"这种力量足以震憾整个世界。"今天我们正在看到中国人眼花缭乱的全球收购。文章说"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性质所决定...在理论上也绝对无法上升到这样的高度"。现在看来西方经济学家必须学会这种力量背后的理论模式.要建立这样的经济军队必须迅速改革我们的国家.否则只有被动接受"中国去推动整个世界去实现社会主义变革。"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8-29 16:07:15
胡说八道啊,谁说凯恩斯赢了?

哈耶克已经与弗里德曼一道赢得了这场重赛。
在2008年的危机中,欧美不再用大规模的ZF投资计划来刺激经济(中国ZF趁火打劫除外哈),
因为欧美已经认识到,ZF投资一定比民间投资效率低,加上过多的货币投放,最终一定会导致滞涨。
关于失业问题,不应该让他们把石头搬来搬去来满足“充分就业”,而只需要提供一定的生活保障。

凯恩斯主义早已在70年代末的滞涨中颜面扫地(索罗斯语),80年代以后,弗里德曼说服里根与撒切尔ZF大规模放松管制,才迎来新一轮经济增长。
20世纪最后20年欧美股市的大牛市就是明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8-29 16:16:47
我们都是凯恩斯主义者如何解释?
军事凯恩斯主义如何解释?
金融凯恩斯主义又如何解释?
没有凯恩斯的凯恩斯主义更是作何解释?
在血淋淋的现实面前要浪漫的市场教旨主义能打下多少粮食?红口白牙对这个世界是没有用的,最新的预期管理理论要让每个个体去实行可行吗?尽管ZF是个肮脏的手,但是,没它还真是不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