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2011-9-21 10:18:19
否定论就犹如病人不需要医生论,可能吗?脑筋短路的思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9-24 17:37:54
“占领华尔街”最新公报:全美几十个城市发起一个全国性的“复仇日”运动 作者:occupywallst.org  

    “匿名者”公报——9月24日,美国,复仇日


    2011-09-22,CommanderX(X同志),OccupyWallSt.org


    2011年9月21日,星期三。


    在2011年9月17日,美国数十个城市约15000多和平示威者汇聚、**并占领公共广场,抗议美国ZF的不公平政策及金融机构的腐败。抗议中心在纽约市的金融区,在那里,和平抗议者们面对密集的、全副武装的本地及联邦警察。逮捕几乎立即开始了,借口是违反了1845年所谓的“面具法”。


    那天之后,按计划,多数抗议活动以和平占领公共广场的方式继续。占领中心在纽约。更多的逮捕继续发生。所有这些都是意料中的事,它是进步行动主义的一部分。“匿名者(Anonymous)”很乐意在法庭上挑战这些愚蠢的“面具法”。Guy Fawlkes面具不但将作为我们的运动中自由表达的标志,并且我们相信,每个人都有权利利用手帕、面具等等来进行匿名抗议。


    但在星期二,2011年9月20日,一切都在警方突然发动的闪电般的暴力中改变了。纽约营区那里开始下雨,全副武装的警察展开行动:掀走用来盖媒体设备的防雨布,逮捕独立记者,没收媒体设备,并使用暴力对付并抓捕无辜的和平抗议者。


    今年,奥巴马总统及希拉里部长从巴尔干半岛到中东到非洲,在一个国家又一个国家,一遍又一遍地说,和平抗议与占领公共广场的权利是一种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被尊重的权力。他们说得对。这也适用于美国。实际上,更应如此。在全世界所有国家中,美国的警察更加应该部署来保护抗议者——而不是去保护象征美国贪婪与腐败的一头大铜牛。可我们却被这样奇怪地对待,数十名武装警察守卫着这头铜牛,而数千警察却被部署去袭击、抓捕并虐待和平抗议者。


    匿名者及全世界的其它网络解放组织及美国所有热爱自由的人们将再也不能忍受这些了。我们将和平地然而强烈地反抗纽约警方的这种警力滥用。我们宣布将在星期六,2011年9月24日正午,在全美几十个城市发起一个全国性的“复仇日”运动。


    与9月24日这些全美的抗议活动一起,匿名者及其它网络解放组织将发起一系列的网络攻击,目标包括华尔街、腐败的银行机构及纽约警察局。我们鼓励媒体跟进报道。


    我们是匿名者,我们在每个地方,我们是罗马军团,我们从不忘记,我们从不饶恕。


    期待我们——匿名者。


    “占领华尔街”公报(第5天)


    2011/9/22,OccupyWallSt.org


    这是来自99%(的穷人)的第5个公报。我们占领了华尔街。


    在2011年9月21日,Troy Davis,一个无辜的人,被佐治亚州谋杀。他是99%中的一个。


    结束资本对我们的刑罚是我们的一个要求。


    在2011年9月21日,我们中有四人被无根据地逮捕。


    结束警察对我们的恐吓是我们的一个要求。


    在2011年9月21日,最富有的400名美国人拥有的财富超过一半美国人加起来所拥有的。


    终结财富的不平等是我们的一个要求。


    在2011年9月21日,我们发现雅虎撒谎说未把occupywallst.org加入垃圾信息过滤名单。


    结束联合审查是我们的一个要求。


    在2011年9月21日,约80%的美国人认为这个国家走在错误的道路上。


    结束现代镀金时代是我们的一个要求。


    在2011年9月21日,只有约15%的美国人赞成国会在做的事情。


    结束政治腐败是我们的一个要求。


    在2011年9月21日,约1/6的美国人没有工作。


    结束失业是我们的一个要求。


    在2011年9月21日,约1/6的美国人生活在贫困之中。


    结束贫穷是我们的一个要求。


    在2011年9月21日,约5000万美国人没有医保。


    结束医疗暴利是我们的一个要求。


    在2011年9月21日,美国在全世界165个国家中的130个国家中设有军事基地。


    结束美帝国主义是我们的一个要求。


    在2011年9月21日,美国在与全世界打战。


    结束战争是我们的一个要求。


    在2011年9月21日,我们与马德里、旧金山、洛杉矶、麦迪逊、多伦多、伦敦、雅典、悉尼、斯图加特、东京、米兰、阿姆斯特丹、阿尔及尔、特拉维夫、波兰与芝加哥紧紧地团结在一起。不久后我们将与凤凰城、蒙特利尔、克利夫兰和亚特兰大站到一起。我们仍在这里。我们在壮大。我们将一直呆到看见我们的国家和世界走向真正的改变。


    你们已打了那么多的仗。你们已为所有的老板工作过。你们流浪于所有国家。你们收获到了劳动与胜利的果实了吗?过去让你满意吗?现在在对你微笑吗?未来许诺你什么了?你找到了一片能让你活得像一个人死得象一个人的土地了吗?这些问题,这些想法,这些主题,为生存而奋斗,人们都将说出来。


    抗议者们谈"占领华尔街"


    Paul Harris,卫报网站新闻博客,2011/9/21


    原文:Occupy Wall Street: the protesters speak


    Casey O'Neill没有后悔。他从几千英里外赶来,放弃了加州一个薪资很高的数据管理员工作,睡到曼哈顿的一个公共广场上,忍受着雨水和越来越寒冷的夜晚。警察每天紧盯着他。


    但他很高兴成为了“占领华尔街”抗议的一部分,这个运动已把纽约的Zuccotti公园从一个华尔街人吃三明治的场所变成了一个革命者、社会主义者、无ZF主义者及许多不甘平庸者的营地。


    “后悔?不。上帝。不。”他说。34岁。“确实有人对这样做有点害怕。现在很棒。”他甚至很高兴能睡在公园的石凳上。“不错。真的。”他说。


    他是这个广场露营中的一员。这个露营看上去很松散但实际上组织程度很高,看起来将很快成为曼哈顿生活中的固定场景——如果警察允许抗议者们呆在那里。


    这看起来不大可能了,星期二几个抗议者被粗暴逮捕并带走,其中包括一位女子,最后进了医院。但现在抗议仍在继续,它开始于上周末华尔街的一场**之后。


    抗议已变为一场大规模的反资本主义示威,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与支持。被搞晕的银行家、建筑工人及其它的城区工人每天从这经过,停下来观看并拍照片。有时会有很多值得看的东西。比如今天。Zuni Tikka,37岁,与几个朋友一起加入了一个露胸抗议。


    裸露着胸部站在一个写着“资本主义不行了”的标语旁,她高兴地为旁观者们摆Pose。她解释,不穿衣服,是象征“我买不起衬衣。华尔街从我们身上偷走了衬衣。”


    这种狂欢气氛在抗议中很典型。任何希望或害怕出现一场对美国资本主义堡垒进行暴力攻击的人将非常失望。几百名抗议者每天早上和晚上出发,到纽约证券交易所那里**。


    他们吹着喇叭、打着鼓,喊着口号,举着写着“自由市场狗屁不如”与“太大的已失败”的标语牌,在警察设置的路障边,沿着华尔街走来走去,然后返回Zuccotti公园的营地。


    在白天他们举办讨论会、非正式音乐会及各种惊人的抗议表演(如裸体示威)。他们欢迎参观旅游者并尽力服从警方的要求。


    他们每天举行一次“会员大会”,所有人都可参加对话题或事件的争论和讨论。“这是一种无组织的情形。”Thorin Caristo,37岁,这样说。然而他是尽力使抗议活动组织化的核心成员中的一个。


    这场抗议获得了广泛的支持并有一个老练的社交媒体运作。在因特网上有一个直播且在Tweeter上有大量信息存在。全世界的支持者甚至已在附近的一家比萨店下好了订单以让这些抗议者吃饱。订得实在太多了,实际上,一些组织者已叫支持者们停止订比萨因为他们多得吃不完了。现在,许多帮助以钱的形式或——更重要地——以更多的人的形式加入进来。


    人们正从全世界捐款,一车车的人们将从威斯康星、加利福尼亚及佛罗里达到来。他们告诉我们:“坚持住。我们要来了!”一个女的从很远的地方来,她叫Bechy Wartell,24岁,一位缅因州的按摩师。她笑着说,“我是一个小商业主!”她刚从华尔街**回来。


    “这里的每个人所在抗议的是这样一种事实,1%的人控制了那么多的财富。我们是社会的其余部分。我们是那99%。”她说。


    意见观点表现得范围很广。有的是旅行者,他们把抗议作为一种生活方式。一些是学生。另一些是工人,如O'Neill与Wartell,专门拿出时间来参加。没人知道他们将在Zuccotti公园呆多久。


    对很多抗议者来说,事情看起来可能会随着他们的前进而变化。抗议者们的目标也一样。“我们没有一个准确的目标。我们想呆一个月。这是一个大致目标。或会更久。我们想呆在这里直到我们进入一个世界范围的关于金融体制的透明性与可说明性的对话”Caristo说。


    一件许多抗议者确实知道的事是他们的准确情报。对每一个谈论世界和平的嬉皮士或想拯救世界的旅游者,另一个人就将指出美国富人的真实税率,或美国最富的400个家庭占有的财富净值和整个国家底部那50%的人的一样。


    即使Tikka,当她在一群被迷住的建筑工人们面前摆姿势时,也有意地站到一块标语牌边来表达抗议,那块牌上写着“我不是说来看。我是说来听。”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9-24 18:50:40
yiweiluoye 发表于 2011-9-24 17:37
“占领华尔街”最新公报:全美几十个城市发起一个全国性的“复仇日”运动 作者:occupywallst.org  

    ...
这种非理性的发泄,毫无意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9-24 18:55:32
你不缺标签,但总是缺点什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0-15 23:49:18
了解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0-16 17:37:22
LZ文盲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0-16 18:22:24
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0-16 19:36:48
yiweiluoye 发表于 2011-8-29 16:26
第三条道路中的旗手吉登斯的小ZF大社会无论在现实中多磨烂,一个现实逻辑是ZF愈来愈大。原因地球人都知道。 ...
政治有其自身的逻辑,因此常常不会去碰那些站着说话不腰疼经济学的臭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0-18 14:26:14
法律经济学家波斯纳(Richard Allen Posner):“自从去年(指2008年,引者注)9月以来,我们已经了解到:这一代的经济学家们,他们并没有弄清楚经济到底是如何运行的。”参见理查德•波斯纳:《我是如何变成一个凯恩斯主义者的--危机行至中途的再思考》,《经济观察报》,2009-9-24.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0-18 17:09:05
不管同不同意,先看一下再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0-18 19:13:57
市场原教旨主义引燃“占领华尔街”
始于9月17日的“占领华尔街”运动持续一月余,犹如星火燎原,向全美蔓延。此运动看似普通美国民众对引发金融海啸的罪魁祸首华尔街的愤怒,但实际是金融-经济危机向社会-政治领域蔓延的必然结果,深层原因是美式自由市场经济模式的失败,是“市场原教旨主义”的严重后果。

  理论上,金融是实体经济的润滑剂,是促进资金的优化有效配置,是为实体经济服务的。但实践中,金融经济日益膨胀,不但远离实体经济,而且牢牢绑架实体经济。在过去数十年中,美国金融资产迅猛发展,造就了强大的金融利益集团,如华尔街,培育出大批富可敌国“大到不能倒”的金融机构,如花旗、高盛等,影响乃至操纵美国政权,推动美国经济金融化不断深化,结果导致虚拟经济无度扩张,实体经济不断萎缩。例如,在美国经济中,实体经济创造的GDP比重由1950年的62%降到今天的34%,尤其是制造业占GDP比重由27%降到11.7%,金融业占GDP比重由11%升到20.7%。

  美国的虚拟经济不靠生产或服务生财,只需不断“创新”,而华尔街精英们创新能力极强,手法多,翻新快,产品层出不穷,“钱生钱”翻云覆雨,巧取豪夺。如次贷危机前,美国的房利美和房地美自有核心资本为832亿美元,却支撑高达5.3万亿美元的房地产担保,杠杆率高达63。事实上,今天的美国经济已变成一个“倒金字塔”,即金融衍生品规模十倍于GDP、金融资产规模五倍于GDP。试想,一个被完全虚拟化的经济,怎能实现持续发展而不发生金融危机?

  应该说,经济金融化是发展趋势,但必须适度而非无度,尤其是金融衍生产品游离于常规证券交易之外,缺乏监管,结果泛滥成灾。上世纪80年代初期,美国时任总统里根和英国首相撒切尔极力推崇新自由主义,认为“最少的监管就是最好的监管”,积极推行金融自由化,放松ZF对金融的监管,强调市场自我调节。结果,美国监管当局不断放松对金融活动的监管,金融机构则肆无忌惮地敛财,一些不法分子大行投机勾当。伯纳德·麦道夫“庞氏骗局”就是最典型的疏于监管案例。ZF则推波助澜,为金融公司的贪婪创造机会,使美国金融资本主义极度泛滥,形成“三无社会”,即“无规制,无监管,无原则”。

  另外,美国经济是一个典型的信贷经济,从ZF到个人都负债累累。由于金融经济持续膨胀,使美国人错误认为,经济只会越来越繁荣,因而日益依靠负债来支撑各种支出,超前消费,寅吃卯粮。加之,金融机构增大杠杆率,美联储放开流动性供应,即使信用极差的借款人也能轻易借到大额贷款。尤其是,资产证券化使当代美国人提前支取下代乃至下下代的钱,由此过上虚拟超前的富裕日子。据美国财政部统计,2010年美国的国债高达13.562万亿美元,占GDP的93.4%。美国ZF每用一美元,就需要借43美分,海外持有美国公债(扣除ZF内部持有)的47%,总债的32%。经合组织预计,2011年美国的国债占GDP比重将达100%,高于一战和大萧条时期,财政赤字占GDP的10.1%,为七国集团最高。美国财政部统计,2010年6月美国的总债务(证券、可售国债、机构债和公司债)达到50.423万亿美元,占GDP的348%。如果算入地方和私人债务,总额将更高。事实上,今天的美国债务泡沫大于当年金融危机泡沫。

  特别是,危机爆发后,美国ZF动用纳税人巨额资金拯救华尔街,华尔街则重操旧业把大量资金投入虚拟经济,而非实体经济。更有甚者,那些制造危机的金融寡头本该绳之以法,接受应有惩罚,却反而趁火打劫大捞危机之财。据统计,2010年刚刚起死回生的华尔街居然派生创纪录的1350亿美元年终奖,其中五大券商发放390亿美元奖金,其中三家业绩亏损,其股东损失逾800亿美元。这种忘恩负义行径令尚在高债务、高失业、低收入中苦苦挣扎的美国普通公民愤怒至极。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利茨指出,美国金融市场分配不当并产生风险,而美国公民却要承受其劣迹的成本。金融系统正在让美国社会承受损失而使私人获利。这是一个扭曲的经济。是美式资本主义给整个世界带来灾祸。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0-24 18:20:19
与马克思有什么关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0-24 18:26:18
与马克思关系在于:马克思阴影、马克思诅咒。够了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1-1 10:42:16
其实最牛的还是马克思,所有诺贝尔奖得主和著名的现代当代西方经济学家,都没办法P赢马克思,尽管他们很多人自认为不必跟马克思PK、或者在PK中战胜了马克思。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1-1 10:44:07
国外有学者大约是萨特说过,马克思是不可超越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1-1 16:53:22
yiweiluoye 发表于 2011-11-1 10:44
国外有学者大约是萨特说过,马克思是不可超越的。
马克思很伟大,很博大精深。
打比方来说,他就好比牛顿,好比第一个设计飞机并制造并飞上天空的人,等等。
马克思的理论同样也存在错误和欠缺的地方。但是发现这些,超越这些,是很难很难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1-3 13:23:28
凯恩斯vs哈耶克——两位决斗的经济学家的故事
2011年11月03日 09:40 原作者: 南希•F•科恩
尼古拉斯•沃博少特在他的新书《凯恩斯哈耶克:决定现代经济的冲突》中,生动地探索了我们时代最亟待解决的经济问题之一:ZF对市场的干预应该保持在什么样的程度范围内?在探寻这一问题时,本书追述了最能影响我们看待这一问题的视角的两个人: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与奥地利经济学家哈耶克。

0喜欢! 106 浏览 | 0评论
本文被转载引用(0)
频道: 商业,文化,社会         类别: 文章         标签: 凯恩斯,经济学,哈耶克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和弗里德里希•哈耶克,制定经济政策时,这两个名字代表相反的两极:凯恩斯通常被视为主张ZF对市场进行有力干预的扛旗者,而哈耶克则被认为是自由放任资本主义的拥护者。
正如尼古拉斯•沃博少特在他的新书《凯恩斯哈耶克:决定现代经济的冲突》(W. W. Norton出版,28.95美元)中表明的,这两个人的真正想法是什么——不管是对于经济还是对于彼此——都是更复杂的。这本书生动地探索了我们时代最亟待解决的经济问题之一:ZF对市场的干预应该保持在什么样的程度范围内?在探寻这一问题时,本书追述了最能影响我们看待这一问题的视角的两个人: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与奥地利经济学家哈耶克。
这两人都出现在一战后的智性时代,他们都经历了二十世纪20年代的经济繁荣,也经历了大萧条时期,但在如何让自由市场资本主义自行运转的问题上,他们却得出了根本不同的观点。
凯恩斯断定,市场不会自动提供充分的就业,在低迷时期,就有可能产生长期的大规模的失业问题。他认为,通过增加商品和服务的总需求来缓解失业困境是ZF的责任。
沃博少特先生是路透社的专栏撰稿者,也是伦敦《泰晤士报》的前高级记者。在这本书中,他娴熟地重现了凯恩斯形成自己理论时的社会背景。二十世纪20年代,英国经受着持续的高失业率,一连串的政策制定者担心消费上升,税收收入下降,忽略了凯恩斯对公共支出的号召,从而形成了他所谓的“恶性循环”。
1930年,凯恩斯对调查造成经济危机原因的一个ZF委员会说,“我们什么都不做,因为我们没有钱。”“但也正是因为我们什么都不做,所以我们没有钱。”现在的失业率是9.1%,读到这些话时,我吞了口口水,感觉难以下咽。
哈耶克得出了截然不同的结论。在一战服役结束后,他发现他心爱的维也纳“满目疮痍,人们的信心破碎了” 沃博少特先生这样写道。在接下来的十年里,恶性通货膨胀给奥地利的经济以重创,将上百万人民的积蓄消融殆尽。
沃博少特先生认为,这样的经历让哈耶克坚决地“反对主张通货膨胀可以治愈毁坏的经济状况的人们”。并且,他开始相信,“那些提倡通过大规模的公共支出项目来疗救失业状况的人们不仅导致了不可控制的通货膨胀,还也引发了暴政。”
因此,作者写道,凯恩斯和哈耶克的战争打个平局。但这是一种以相互尊重为特色的决斗。例如,凯恩斯和哈耶克一样,也不相信社会主义。哈耶克也承认,在长期失业的情况下,在不导致压迫的前提下,计划经济会起到一定作用。
但这仍是一种决斗。1936年,凯恩斯出版了《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针对的就是古典经济学,以及像哈耶克这样拥护其教义的人。凯恩斯的攻击目标包括许多长期为人所接受的观点:劳动力价格决定就业水平,供给自身会创造需求,储蓄自动会转变成投资。
凯恩斯没有料到他的发现会导致对个人自由的侵犯。相反,作者写道,凯恩斯相信,“一个每个人都能就业的繁荣兴旺的社会无疑是保持思想独立,行动独立的最可靠的方式,而且他认为思想与行动的独立正是真正民主的保证。”
哈耶克没有公开发表任何对《通论》的批评,但在1944年,他出版了《通往奴役之路》,这已成为自由主义的经典之作。哈耶克旨在揭露社会主义和法西斯主义这两种孪生的罪恶,并对二战后中央计划经济体制的潜在风险提出警告。

“我们存在着重蹈德国命运的危险”,哈耶克写道。
凯恩斯的回应很迅速,他提醒哈耶克,国家社会主义不是由庞大ZF,而是由大量失业和资本主义的失败引发的。
本书的最后三分之一部分关注的是这两位经济学家的遗产,凯恩斯主义在战后时期越来越占优势,但是到了二十世纪70年代中期,随着经济增长的降低以及通货膨胀的爆发——之前认为这两种情况是不可能同时发生的——沃博少特先生认为,这看起来是“凯恩斯时代的垂死挣扎”。
在接下来的几十年中,哈耶克的观点以及像费里德曼这样对他表示支持的人们,即认为是货币政策而不是财政政策,才是管理经济的主要工具的人的思想获得了稳定的影响力。在作者看来,哈耶克的影响力可以在1994年的“美国合约”,共和党保证缩小庞大ZF中看出来,在后来比尔•克林顿总统的平衡预算立法,在阿兰•格林斯番领导下的美联储操作过程中也有所显示。
2007年,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开始内爆,表明“仅仅让几乎不受约束的市场自行实现增长与繁荣的长达几十年的实验失败了。” 沃博少特先生这样写道。接下来的两年中,又迅速地返回到了凯恩斯主义,并在奥巴马总统2009年早期颁布的价值7870亿美元的恢复项目中达到高潮。
“那个时候,古老的意识形态斗争又重新出现了。”本书注意到,“没有一个共和党人支持刺激政策”。“几乎没有片刻休息,古老的凯恩斯哈耶克之争又爆发了,就像80年的间隔从未有过一样。”
沃博少特先生写了一本重要的书,其引人注目不仅在于描述了两位杰出思想家及其影响的历史,也在于叙述了政治决策过程以及对其基础的轻重权衡。有时,貌似作者也像凯恩斯的门徒一样,被其思想迷住了,本书要是多关注一下哈耶克及其思想演变,无疑会更有说服力。

但这些都是吹毛求疵。沃博少特先生分析的是建立在此刻美国历史上的关键问题:我们想要什么样的社会?我们对个人决定权有多少信心?我们对自己的市民同胞和集体的未来有什么责任?正如沃博少特先生所写,正是同样的问题激发了凯恩斯和哈耶克的思想,这些问题在他们的时代和我们的时代同样利害攸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1-17 16:58:25
老家在地球 发表于 2011-11-1 10:42
其实最牛的还是马克思,所有诺贝尔奖得主和著名的现代当代西方经济学家,都没办法P赢马克思,尽管他们很多人 ...
很意淫……是不是马克思注意学院的?
不管所谓专业是什么,重要的是探索真理,而不是捍卫自己的专业背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1-17 17:04:12
yiweiluoye 发表于 2011-8-30 10:18
回归经济学的初衷“经世济用”
经济学原本就是经世济用,并不是知识分子的游戏。但发展到今天的主流宏观经 ...
“经世济用”?向工程学转变?如果以此为目标,不可避免就成了凯恩斯主义者。
追求真理首先要以追求真理为目标。
想经世致用,最好还是去商学院或考公务员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1-17 18:45:42
探索机制设计和激励机制以及维持发展生产力也是良好的经世济民,不是你心目中的想像的那么狭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1-17 18:47:56
商学院也会出诺奖获得者。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1-25 07:36:42
哈耶克号召厉行节约,凯恩斯却呼吁大手花钱。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版,详细出处参考: https://bbs.pinggu.org/forum.php? ... e=1&from^^uid=963
-----看看今天欧美所陷入的国家债务危机,难道某些中国人就没有看到“大手花钱”的凯因斯理论的严重问题吗?而中国的崛起,恰恰是遵循了哈耶克的号召:厉行节约。因为,如果没有这种节约与高储蓄,中国有什么钱财来搞投资性增长之路?中国各级ZF也有巨大的债务,但由于它们可以动用银行中的公众存款来渡过难关,所以问题不大,不至于陷于欧洲式的债务危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1-25 07:39:50
yiweiluoye 发表于 2011-8-28 16:08
马克思主义宏观经济政策对策的一种可能性

一、21世纪初高度复杂的充满不确定性的国内和国际经济 ...
马克思的东西,就是对市场经济的批判,因此它带有浓重的干涉市场、干涉社会经济的色彩,这种东西说起来头头是道,很容易使人相信,但是一旦实施起来,就会碰到无穷的问题,直至最终失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1-25 07:53:29
夜郎之国中。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1-25 08:03:5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1-26 07:28:17
龚民 发表于 2011-11-25 08:03
哈哈,马是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批判,还是市场经济的批判,你可要注意分清其主次!
哈哈,马是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批判,还是市场经济的批判,你可要注意分清其主次!
----------------哈哈......你对市场经济与马克思的理解与此浅薄,当然不知其中道理了。
我问你: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到底是什么?而马克思所主张的资本主义后的人类社会,到底又是怎样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1-26 08:30:0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1-27 07:15:59
龚民 发表于 2011-11-26 08:30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到底是什么?而马克思所主张的资本主义后的人类社会,到底又是怎样的? ”

        ...
其一,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是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剥削生产方式的继续,前两种的剥削呈现的是赤锞锞容易直观识别,资本主义的剥削则是在表面平等、公平交易下掩盖着而进行的,一个青年驾驶员晚上六时半缷货后对我说,明天来不了,今天(十一月二十五日)早三点出车送货忙到现在,回厂后(矩离约有五十公里)老板安排还要去装货明天到别厂,算算吧,该工作多长时间,疲劳驾驶危险性多么大?中国劳者的过度劳、工会到底有没有数!

      马克思主张的社会主义则是劳动者当家做主人,他们是替自巳而劳动,过度劳将会很好扼制住!虽然马从古典政治经济学将商品价值归结于劳动时间在学理上认为:自由联合体的公有制社会,为交换目的的商品生产曲折迂回计量劳动量将被直接用劳动时间而取代;社会主义实践告诉人们这个巨大工程目前而无法做到,还必须利用商品形式来计量劳动量,也就是你认可的商品市场经济。
----------------------
陈旧意识形态的无聊废话!
在一个社会,一些人辛苦劳作,也是对其它劳动者的利好,相反,一些人懒散,对其它劳动者是利坏。比如你所说的某个司机如何如何辛苦,难道他的辛苦就代表其它人的利益亏损吗?恰恰相反,其它劳动者可以获得这个辛苦会输出来的更多利益。因此,绝对不要把整个劳动者的利益看成铁板一块,看成一个“阶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1-27 07:44:4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1-27 07:47:34
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