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使用文章顶部或底部的共享按钮来进行共享文章的链接。未经允许复制文章内容分享给他人是违反FT中文网条款和条件以及版权政策的行为。发送电子邮件至
licensing@ftchinese.com以购买其他权利。有关更多信息,请访问
https://www.ftchinese.com/m/corp/copyright.html。
https://d2b0shd2ijglgd.cloudfront.net/story/001100223?topnav=china&subnav=culture&archive
从“内卷”“内耗”到“躺平”“摆烂”,再到“发疯”,占据着互联网话语权的大城市青年人们在一轮又一轮的造词运动中尝试安放自己。这些新词的走红离不开共鸣,也意味着“这并不只是一个人的问题”——几乎所有人都在意义与虚无、功用与价值、理想与现实之间反复摇摆,在“躺平”和“内卷”间反复横跳。何以至此呢?因为这是人类进入现代之后不可避免的一种趋势。中国政法大学社会学副教授孟庆延在新书 《谁的问题:现代社会的非标准答案》中如此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