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142 0
2011-09-02

徽记:食品美学,点石成金

2011-8-26

    通过将产地效应、传统饮食美学、地域文化等元素与产品巧妙结合,徽记食品将一个个不起眼的休闲食品做足了文化味道,由此打开新蓝海市场。
    中国休闲食品市场是一个蕴涵着数百亿元规模的庞大市场,各种营销战此起彼伏。
    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成功不是仅凭努力就可以达到的,而徽记食品凭小瓜子起步,以其精准的品牌定位在10年内成功创造了10亿元的产值,在休闲食品领域打开了一扇窗。
    巧借徽商产地效应
    在2001年创建徽记食品有限公司之前,创始人吕金刚在成都已经拥有一家比较成功的食品代理公司。公司生意非常好,很多大品牌登门而至,想通过他们开拓成都市场。在高兴之余,吕金刚颇有感触:四川也是美食的天下,为什么没有多少好品牌走出去呢?带着这个使命感,吕金刚开始了自主品牌的探索之路。
    2000年吕金刚代理了一款安徽瓜子,该瓜子的销售额当年居然做到上千万元,巨大的消费潜力,再加上瓜子炒货行业进入门槛较低,并且自身拥有非常便利的渠道资源,自创品牌打开市场肯定事半功倍。他便将瓜子作为打响自主品牌的第一炮。
    自主品牌的开发并非一日之功,按照美国达特茅斯大学教授凯文·凯勒的界定,品牌是过去的倒影,同时是未来的导向。品牌必须有自己独有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传承方能彰显出魅力。
    企业历史难以改变,是否可以在产品名称上有所突破呢?去安徽考察炒货瓜子的经历带给吕金刚一丝灵感。历史上徽商非常有名,徽商的背后有其经营之道。徽商比较讲诚信,敢拼,其探索和拓展精神在历史洪流中很好地传承了下来。更何况安徽的炒货在改革之初就有一定的影响力。如此,带有徽商产地效应的“徽记”品牌应运而生,徽商的原产地效应很好地弥补了品牌的文化底蕴。
    饮食美学的传承者
    产品或企业名称能给消费者带来一定的消费联想,但这对于创造品牌而言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在品牌营销体系中,诉求占有重要地位。一句好的诉求能够积淀无形的品牌价值。
    徽记的品牌诉求是什么?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国吃文化更是堪称一绝。中国饮食文化在某种意义上寄予了中国人的哲学思想、审美情趣、伦理观念和艺术思想。而徽记正是从品牌诉求的角度,传承了中国传统饮食美学的文化。
    “煮瓜子”颠覆传统
    刚开始吕金刚对产品的诉求并没有明确的界定。但是在带领研发团队去安徽做调研,研究炒货的工艺时,他发现了一个新奇的现象:安徽的瓜子居然是添加多种天然的香料煮制而成的!而根据大家以往的认知,瓜子都是炒出来的。为什么消费者都认为是炒出来的呢?多年来,包括整个行业都没有说出这一信息。煮瓜子和炒瓜子有什么区别?吕金刚敏锐地发现了其中的商机。
    瓜子清香爽口,但很多人并不愿意经常吃。一是炒货行业很多产品都是不经清洗直接炒制的,消费者吃过瓜子后,手和唇都比较脏,感觉很不好;二是吃多了瓜子容易上火。
    而徽记率先提出“煮瓜子”的概念颠覆了这一传统。
    其一,干净不脏手。煮制的瓜子是干净的,因为煮制之前都经过清洗工序,这一点可以在产品传播中清楚地告诉消费者。除了“味”之外,“和”使得食品超越了具象的形式和功用,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让美味的瓜子外表干净,则体现了饮食美学中“和”的一面。
    其二,久吃不上火。徽记的瓜子在制作中加入甘草、菊花等原料,吃多了也不会上火,解决了消费者的“后顾”之忧。中国饮食文化注重身体,表现在哲学观念上,便是“养”。而不上火的煮瓜子则从健康的角度附和了“养”的概念。
    如此,徽记便形成了“干净不脏手,久吃不上火”的广告语,在产品包装上清晰地标示“徽记煮瓜子”的字样。
    在快速发展的行业中,如果没有明显的“老大”,那么第一个站起来说话的企业能率先抢占消费者心中的位置。徽记是“煮瓜子”概念的提出者,并借助原来代理公司良好的销售平台和销售手段,几乎在一夜之间成为在四川乃至西南一个比较畅销的产品。经由几年的发展逐渐在全国瓜子行业名列前茅。
    延续美学文化的“好巴食”
    徽记瓜子的骄人成绩并没有让吕金刚止步,正如MIT斯隆商学院院长大卫·谢米特雷所说:“中国企业不仅要证明自己能生产‘为今天’的好产品,还要让产品和创新强烈相关,让消费者觉得,这是能够为其带来‘下一个’产品的品牌。”
    “徽记煮瓜子”虽然声名远播,但独木难成林,尤其是在品类繁多的休闲食品行业,单单靠一个瓜子来维持企业的发展,稍显单薄。况且这个品牌无论是名称还是产品本身都有安徽产地的色彩,没有实现吕金刚当初想将四川美食做出品牌的决心。在这种情况下,吕金刚家乡的南溪豆腐干跃入了他的视野。
    选择豆腐干并非偶然,因为是南溪本地人,吕金刚知道南溪的豆腐干不仅味美,可以加工成适合不同人需求的各种口味,而且豆制品富含植物蛋白,对人身体十分有益。这无疑与之前煮瓜子的定位有契合之处。既然徽记是以饮食美学的角度起步的,那么何不将这种诉求延续下去?
    在徽记豆腐干产品的命名上也很有戏剧色彩。2004年,吕金刚带着几个销售人员回到南溪考察产品。家乡人很热情地弄了一盘豆腐干给大家吃。在吃的过程中,大家人交口称赞:“好巴适!”“好巴适”在四川方言里为好、漂亮、舒适、安逸之意。此时吕金刚正琢磨着起什么名字好,“好巴适”这三个字让他灵光一现,这个名字很好啊!取其谐音,将产品命名为“好巴食”,更好地发扬了四川休闲食品的文化。
    经徽记2006年大规模地推广,豆腐干产品在几年内迅速火了起来,成功将餐桌食品变成休闲食品,成为豆腐干行业的引领者和推动者。
    联姻做高端坚果
    如果说“徽记煮瓜子”和“好巴食”豆腐干的成功,更多带有机遇色彩,那么徽记在2008年着手打造的高端坚果系统产品则是在品牌战略指导下的主动出击。
    经由几年的发展,徽记饮食美学的基调已经形成,便将产品研发和拓展定位为以健康休闲食品为主。在2008年徽记通过美国四川中小企业投资基金的牵线搭桥,开始创立自己的高端健康产品,给产品打上优秀的国际血统,进一步确立了企业饮食美学的文化。
    安全是产品的起点
    “不是产品,而是创造产品的工序为公司带来了长久的成功。”特劳特在《营销革命》一书中对品牌做过相关的诠释。徽记饮食美学的理念可以打动消费者,但是真正留住消费者的却是能生产出安全产品的工序。徽记将安全生产贯彻始终。
    标杆工厂示范
    徽记以瓜子起步,如何与竞争对手形成有效区隔?技术的超越可以说是徽记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
    徽记一开始就在产品的生产管理上下工夫,瓜子的门槛低,很简单的手工作坊就能生产,所以徽记选择高起点生产,以生产工艺的标准化和自动化规范产品安全。为规范生产流程,企业花费重金建设厂房,豆腐干工厂也成为行业的标杆工厂,并邀请ZF领导甚至是同行来参观,规划了企业的生产环境和发展环境,在业内有口皆碑。
    记录式生产管理
    为了有效控制生产环节的质量安全,徽记主要把住两个关口。
    第一关做好原料的进入关。徽记与当地农户合作,将农户组织在一起,收购原料,在全国建立原料的基地。
    第二关是生产环节的过程控制。徽记食品的生产是全监控的,进行生产记录式管理,用摄像头监控生产环节。甚至在办公楼的一楼大厅中有厂房各个角度的展示屏,方便生产总监随时监控生产流程,确保生产的可追溯。
    在品牌大厦的塑造中,品牌形象和内涵是砖瓦,安全的产品则是支撑砖瓦的地基。当然,消费者寻求安全的根本目的是健康,徽记从饮食美学的角度,走出了让消费者品尝健康、美味的产品,品味美食文化的特色之路。




作者:胡广新 来源:《销售与市场·评论版》2011年第6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