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663 0
2011-09-04
处于经济高速增长期的内蒙古,其GDP增速连续8年保持全国第一。然而,在政府财政和中央企业富足有余的情况下,内蒙古的普通民众增收速度却依然停滞不前。
2009年11月30日,在出任了不到两年河北省省长之后,胡春华调任为内蒙古自治区委书记。面对内蒙古经济发展“赚了速度、丢了民生”的尴尬处境,胡春华提出了“富民优先”的发展战略,他要把GDP装进百姓的口袋里。
2011年,内蒙古为群众办“十二件实事”和“十项民生工程”的资金在去年基础上将大幅增长,其中已列入计划的资金就已达到788.4亿元,比去年增加54%。
两重天地:赚了速度 丢了民生
胡春华到任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之前,内蒙古正处于经济高速增长期,其GDP增速连续8年保持全国第一。出现这种局面的最根本原因,是中国经济腾飞对能源的巨大消费需求。
近年来,内蒙古的经济总量实现了史无前例的大跨越。从2001年到2008年连续8年GDP增速排全国第一,其经济总量从2000年的1400亿元翻了数倍,达到了2009年的9725亿元。无可比拟的速度飙升带来了财政收入的大幅增长,2009年内蒙古的财政总收入为1378亿元,占GDP比重的14%,这个比重在全国省份中无疑是靠前的。
但与这种迅猛发展相对应的是,胡春华到任时,内蒙古的经济社会发展却面临着一系列的严峻挑战。
这首先表现在,政府财政和中央企业富足有余,而人民群众的增收速度却依然停滞不前。2009年,内蒙古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849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4938元,和同期GDP增速远低于内蒙古的浙江相比,其农民人均纯收入还不到浙江的50%。即使在宣称5年之内人均GDP超过香港的鄂尔多斯[17.16 -1.10% 股吧 研报],2010年农牧民人均年收入也仅为8755元,跟人均收入逾20万元的香港相去甚远。2000年,在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方面,内蒙古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151元,到2009年这个差距拉大到1411元,扩大了260元。其农牧民人均收入与全国农民人均收入相比,2000年低215元,2009年这个差距拉大到319元,扩大了104元。残酷数据的背后,凸显了内蒙古赚了速度,但丢了民众实惠的客观现实。
由于资源分布不均,内蒙古118.3万平方公里之内区域发展极不平衡,蒙西地区开发速度远远高于蒙东地区,差距之大,可用天壤之别来形容。在其101个旗县中,目前仍有60个国家和自治区扶贫开发重点旗县,多数为边境地区、牧区和革命老区,贫困人口150多万,其中74%集中于少数民族聚居区。
从产业发展来看,即使在内蒙古资源大开发的背景下,其产业链仍旧长久处于中低端水平,且长度太短、附加值不高,服务业发展非常滞后,产业结构和布局极不合理。产业结构不合理,发展质量不高,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发育不充分,导致创业、就业能力不足,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较低,城乡居民收入长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与此同时,过分在乎眼前利益,粗放式发展所带来的快速、无序的开发,让内蒙古生态遭受严重破坏,环境面临重大污染威胁。内蒙古全境内,中度以上生态脆弱区域占全区的62.5%,重度和极重度占36.7%。
多箭齐发:民众“富起来”草原“绿起来”
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势下,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如何保持居民收入与消费水平的同步增长,成为2009年刚到任内蒙古的胡春华所面临的战略性问题。2009年年底,他到内蒙古不久后,就很明确地提出,内蒙古新时期发展战略由“强区富民”调整为“富民与强区并重、富民优先”。 这种战略调整的背后,是胡春华既要做大内蒙古经济蛋糕,但更为重要的是如何分好蛋糕的战略思考,他开始考虑要将内蒙古的GDP增长的实惠装进人民群众的腰包里面。
胡春华确定这样的战略转型,是有着几重背景的。
首先,中国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建立在科技进步、节能减排的基础之上,必须建立在以民生为本的发展路径上,内蒙古需要为这种转型做出积极探索。其次,作为能源大省的内蒙古,即使不以强区为主要发展目的,其经济发展速度也不至跌落太快,2010年内蒙古的GDP增速14.9%,2011年上半年增速达到15%,这个增速仍旧排在全国前列。再次,巨大的经济总量必须惠及2400万内蒙各族人民,若不让其得到充足的实惠,反过来便会对经济发展、社会稳定造成一定压力。相反,如果财政更多地装进民众的口袋,改善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便可扩大内需、刺激消费,从而改善内蒙古第三产业落后的发展现状,形成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的格局。最后,“富民优先”战略实施之后,经济增速的放缓将有利于减小对生态环境所造成的压力,推进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进程,从而可以实现内蒙古的可持续发展。胡春华这“富民优先”的新一轮战略转移,有了上面诸多好处,无疑将收到一箭多雕的效果。
当然,战略调整转移后还需要有具体的办法跟进,为此胡春华和内蒙古照样多箭齐发来推动“富民优先”战略的实施。
第一箭就是加大本地财政投入,提供更多的公共服务。第二箭是大力增加人民群众收入。第三箭是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第四箭立足改善生态环境,实现 “绿起来”与“富起来”双赢。第五箭是大力争取国家支持,推动国务院在2011今年6月出台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内蒙古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
通过一年多的战略调整,内蒙古开始步入居民收入提速的启动期,内蒙古提出,到 “十二五”末,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现在的17698元增加到3万元左右,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由现在的5530元增加到1万元左右,不但高过全国水平,而且补上历史的欠账。
从长远来看,中国未来的发展重点之一在于改善民生,藏富于民。胡春华率先走出一步,无疑符合这种大趋势。当然检验其“富民优先”战略最终成果的还是实实在在的富民结果。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