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701 4
2011-09-06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一个美国煤矿工人家的场景
   寒冷的北风呼啸着,一个穿着单衣的小女孩蜷缩在屋子的角落里。“妈妈,天气这么冷,你为什么不生起火炉呢?”小女孩在瑟瑟发抖。妈妈叹了口气,说:“因为我们家里没有煤。你爸爸失业了,我们没有钱买煤。”“妈妈,爸爸为什么失业呢?”“因为煤太多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1-9-6 08:58:37
这个问题确实是很经典的经济现象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9-6 10:23:26
经济的全过程: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应该是这些环节之间出了问题。
整个过程应该是:由于科学技术的爆发等原因导致经济中某些行业生产效率短期内迅速提高,短时间内生产了大量的产品,超出了经济体此时的需要量,最终造成产品积压,然后这些行业资产周转率降低,营运能力下降,不得不裁员,劳动者没有了工作与收入,有消费需求,但无消费能力,形成不了“有效需求”,从而使这些行业的产品更加难以销售,回笼不了资本。
在整个过程中,是分配环节出了问题,形成不了有效的需求,导致了经济体无法正常运转。
解决的方法其实就是,使财富能够向有消费需求但无消费能力的人转移,最终形成有效地消费需求。例如,完善社会保障制度,ZF减税,ZF加大中低收入群体转移支付等等,其实就是增加有消费需求但无消费能力的人的可控财富。从事后凯恩斯主义的解决方法来看,是ZF通过加大基础设施投入(需要大量劳动力),提供大量就业岗位,这样失业者有了收入,经济体从而走出泥潭。二战后,各主要经济体,都强调社会保障,建立高社会福利国家,也应该与此相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9-6 10:32:56
技术进步的部分负面效应。
市场经济解决不了这个问题。得靠ZF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9-8 14:02:27
藤椅赞一个,说的好,就是某些商品大量生产导致的失业。解决方法也很好,收入在分配,形成实际消费需求有可控的财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