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2024-3-9 19:39:12
hhj-1 发表于 2024-3-9 16:14
10. 事物的开放状态
对于一个事物,只有当它处于开放状态时才会真正了解它自身。它自 身本来是一个特殊的 ...
几个跟贴都不能显示,现在能有《思想论》出版,很有价值的一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4-3-9 20:05:24
风靡美国30余年,几乎是所有大学的必修课

这门课就是:“批判性思维”。

撒切尔夫人有句名言:注意你的思想,因为它将变成你的语言……

可见,一个人的思维方式决定了他正在做的事,也决定了他的命运。

而思维方式中,批判性思维是我们的必需品,变化的世界需要,独立思考的自己更需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4-3-10 07:28:59
10. 事物的开放状态
对于一个事物,只有当它处于开放状态时才会真正了解它自身。它自 身本来是一个特殊的东西,可是在封闭状态中,它却以为自己便是普遍性, 便是整个世界,就象人类还没有了解宇宙(包括了解地球自己)时,便以 为地球就是宇宙的中心一样,----也正象中国的一句成语“夜狼自大”所 说的那样。事物在开放中便“正确地”了解到自己,看到自己那“渺小的” 本来面目。一个国家当它正处于封闭状态时,它是个自给自足的贫穷的国 家,而当它意识到它自己实际上是世界构成的一部分时便会发觉,国家应 该按照国家与世界的固有联系来与世界发生关系,应该与世界各国建立经 济、政治、科学、教育、文化等等的关系,这样这个国家才有可能强大起 来。特别是资源贫乏的国家,它对整个世界有着强烈而严重的依赖关系, 这样的国家到目前的发展阶段已完全被纳入世界的运转之中而不能自拔。 象日本国,现在它必须依靠它的开放、它的对外贸易来维持自己的生存。 中国这个古老而博大的国家,它的开放从根本上说并没有比资源贫乏的日 本小国的开放那么重要,然而中国要在经济、政治、教育、科学、文化、 伦理、思想等方面现代化,就必须实行开放,因为旧的经济、政治形式, 落后的教育、科学技术状况,古老而束缚人的文化传统、伦理、思想观念等必须在现代世界的冲击下才会瓦解,----封闭的中国不可能意识到它的那些过时的东西,更谈不上除去这些东西。因此,开放对中国来说虽然不 象日本那样生命攸关,然而中国要强大起来,要实现现代化,就必须要对 全世界开放。因为这种开放冲击和弃除了中国的那些陈旧的不合现代要求 的东西。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4-3-10 07:31:36
11. 头脑、精神与‘真知’的真正形式
精神是“真知”的真正形式;在精神中,一定的认识会转化为一定的 “精神力量”(这个精神力量由两个相反的要素:情感和意志构成)。因此 精神便是这样的东西,在它那里,认识和相应的精神力量熔为一体了。任 何真正的认识都以精神的形式存在并在这精神形式中转化为相应的精神 力量,而那些假的认识是不具有这个精神形式的,因而也不能够产生出相 应的精神力量。但是精神并不是凭空存在的,它有它存在的场所,并且在 这个场所中得到维持,这个场所就是头脑;头脑是精神存在和保持的地方, 如果没有相应的头脑,精神就不可能存在和保持下去,虽然它产生出来了。 因此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一定精神的存在需要一定的头脑来维持,反过来, 一定的头脑维持着一定精神的存在以至发展。在这里,一定的精神正是一 定头脑的内容----这个精神表现为这个头脑的内容。精神是通过长期的思维 运动而建立起来的,在这长期的思维运动中,头脑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变得与这个思维运动、与(在思维运动中产生的)相应的精神相适合了。 长期的思维运动在产生相应精神的同时也产生了使这个精神存在下去的 头脑,因而头脑的真正功能是维持这精神的存在。反过来,如果没有精神在其中,头脑就没有内容,就没有它赖以存在的理由,因而头脑就不成其为头脑。 再说到头脑本身。头脑的本源是物质形态的大脑(主要是人的大脑),但是,头脑并不直接等于这个物质形态的大脑;头脑是发挥功能、发挥作 用了的大脑。大脑有什么功能和作用呢?大脑具有智能(这个智能既是先 天的,也是后天的),因而它具有智能的作用;头脑则是发挥了相应智能 的大脑,因而头脑不仅是物质形态的大脑,而且主要还是非物质形态(即 精神形态)的智能;头脑是这两者的统一,因而头脑既是物质的,也是精 神的(并且主要还是精神的)。大脑发挥它一定的智能,从而变为(与这 发挥了的智能)相应的头脑。因而,头脑需要大脑发挥它的智能来维持, 并且,一定的头脑需要大脑发挥相应的智能来维持;如果大脑停止发挥它 的智能,则头脑就会消亡。
因此我们看到,精神的维持有赖于头脑的存在,而头脑的存在则有赖 于物质大脑发挥它的相应智能。这样,归根结底,精神的维持需要相应的 智能,只有这相应智能发挥出来了,精神的存在才是可以维持的。我们平 常所说的“精力”便是智力发挥的结果,而精力便是维持一定精神之存在 的力量。然而,头脑不仅维持了精神的存在,而且它本身还以精神为内容 而发挥精神性的作用,这主要是认识方面的作用(很少涉及到精神的另一 方面,即情感和意志)。比如说“此人有一定的头脑”,意思便是说此人在 认识方面有一定长处,如他有哲学的头脑,便指他有哲学思辩的长处和见 识,等等。
  以上我们看到,精神和头脑之间还呈现出如此复杂的关系,这大概是人们所没有留意到的。对于“精神”和“头脑”,人们只凭经验、习惯和“合适”而懂得在这里应用“精神”这个词,又在那里应用“头脑”这个 词。而哲学的责任,是对所有最基本最熟知的东西(观念)进行考察和研 究,特别是对那些“理所当然”知道了的东西进行考察与研究。每种科学 都有它基本的东西,这是这种科学的根基;对这基本的东西进行考察,便 相当于对这种科学的本质进行考察。如果这个基本的东西因这种考察而发 生变化,则整个这一科学也会随着发生变化。比如,“绝对时空”观念是 牛顿物理学的一个最基本的东西,但它由于爱因斯坦“相对论”对它的考 察和研究而发生了改变,从而引起整个牛顿物理学的重大改变。这一点是 不言而喻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4-3-10 07:34:32
uvwx 发表于 2024-3-9 19:39
几个跟贴都不能显示,现在能有《思想论》出版,很有价值的一书。
不敢当。不过,现在不是很讲思想的事情吗?那么,思想论就是思想的事情的源本,因为,讲思想就应该懂得思想到底是什么及它是如何产生的机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4-3-10 10:06:07
uvwx 发表于 2024-3-9 20:05
风靡美国30余年,几乎是所有大学的必修课

这门课就是:“批判性思维”。
不错,不过那更多是美国的事,而某国则强调学习知识。他们懂得知识的本质吗?知识就是思维结晶,它本身是具有一层坚硬的外壳的,而要获得知识中的真知,就要打破这层外壳,去获取内部的本质。而所谓学是没有打破知识的外壳的,所以它并不能直接得到知识中所包含的真知。
对此知识的本质,思想论具有具有独特而深刻的阐述,因此构建了『知识运动学』。这个词是我创造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4-3-10 15:31:54
12. 大脑、头脑与精神的建构
但是精神的产生也并不是大脑这种物质直接造成的,大脑只是直接发 挥它的智能,至于这智能要建立一个什么样的精神,这只与大脑具有间接 的关系。但可以得出这样的联系:大脑通过智能的发挥而间接地建立起(某 种)精神,大脑也因为这种智能的发挥而改变自身,改变成与这个精神相 应的头脑。这一联系是重要的,精神毕竟是与大脑这种物质相异在的,因 此,如果大脑不改变它自身,改变成与这个精神相适应的头脑,则大脑就 没有更进一步的意义,就不能与这个精神相处。然而智能也并不是直接地 建立起相应之精神的,智能是一种活动,精神只是在这种活动的过程中才 得以产生;这一活动便是思维,或者更广泛地说,是认识活动。长期的思 维活动得出一系列认识,或者说得出真正的认识----这真正的认识便由这一系列认识构成。正是这真正的认识产生和建立起相应的精神。因此精神从
思维活动(并且是长期的思维活动)中产生和建立起来,这建立起来了的 精神反过来对这思维活动具有极大的作用,在这精神中,思维活动在方式 和习惯等方面规定了自身,从而使这思维活动在某一方式上僵化下来。我 们平常所说的“习惯性思考”便表明了这个意思,如思维总是这样思考, 而不能从别的方面、用别的方式来思考。比如,老年人总是按他们的“老 一套”想法和思路思考问题,因为老年人经过这么长时间的人生,在头脑 中已经建立起一个十分僵化的精神,这精神的作用使他对什么事情都以固 定的方式来处理。相反,在思维活动还没有在头脑中建立起一个相应的精 神时,思维活动则是自由的。年轻人思考问题便是这样,他们不象老年人 那样死拘于某种思考方式,而是努力按照问题本身的性质来思考问题。但 是不管怎样,一种思维活动必定在其过程中建立起相应的精神,并且在这 精神中显示出它的稳恒的思维方式。思维活动在其思维方式下进行时是习 惯性、最少费力的,就象物体在某一速率下匀速直线运动一样。因此,一 个思维在产生以后必然要发展到它的惯性阶段,在这惯性阶段里思维显示 出它稳恒的思维方式;然后这种惯性变成为僵化,并最终因僵化而消灭。 辩证法是哲学思辨的一般方式,它系统地产生于黑格尔的哲学思维中,然 后,(同样从黑格尔哲学思维中产生的)黑格尔的精神便成了这一辩证法 的“藏身之所”,于是,任何思维,只要经过黑格尔的头脑和精神,就会 有辩证法的色彩,同样,任何问题,只要通过他的头脑和精神,便会得到 辩证的处理。因此我们看到,精神对思维活动的作用是十分重大的,同一 个问题,通过不同精神便可得出不同的结果,因为这样对这个问题已经有不同的思维方式和思维活动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4-3-10 18:59:26
hhj-1 发表于 2024-3-10 15:31
12. 大脑、头脑与精神的建构
但是精神的产生也并不是大脑这种物质直接造成的,大脑只是直接发 挥它的智能 ...
“书本的东西也只能通过存在于精神中的各种现 实因素才会起作用,才会引起思维”就是你的“习惯性思考”,这种“习惯性思考”使你根本无法解释非欧几何学的思想是通过“存在于精神中的”什么“现实因素”发生的,所以,你的这种“习惯性思考实际上已经“僵化”而名存实亡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4-3-10 21:26:38
hhj-1 发表于 2024-3-7 08:26
厉害!恭喜!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4-3-10 21:47:04
wzwswswz 发表于 2024-3-10 18:59
“书本的东西也只能通过存在于精神中的各种现 实因素才会起作用,才会引起思维”就是你的“习惯性思考”, ...
问题在于你并不懂得看别人的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4-3-11 08:29:00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4-3-11 08:55:00
13. 思维产物及其特性
思维产物是精神界的产物的主要成份,它包括知识、信息、思想、概 念、意义等等。我们要了解这些重要的思维产物,了解它们的本质和特征, 就要从它们的源泉即纯思维过程中了解。这些产物,归根到底是思维的东 西,因而它们可以归结为思维本身,就象人和一切动植物归根到底是“土” 的东西,它们最终要归结为“土”(----当这些生灵死亡后,它们便与“土” 完全同一了)一样。象人和动植物要归结为“土”时才能了解这些“生灵” 的本质一样,思维的所有产物只有归结为思维才得以理解。我们所说的“精 神界”,象自然界一样,存在着丰富多采的事物,----在自然界中,这些事 物称为“自然事物”,精神界中的事物也可称为“精神事物”(如知识就是 一类精神事物);精神事物之丰富多采并不亚于自然事物,各种宗教、科 学、技术和艺术,这些宗教、科学和艺术中的各种知识、理论、思想,各 种意义和各种情感表达,等等。这些精神事物也象自然事物一样,要求有 一种实在的科学来研究它们,研究它们的产生、发展和消亡的整个过程, 和这些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在自然界中有自然哲学和一系列自然科学对 之进行研究,在精神界也有诸如认识论、科学哲学、科学学、精神现象学、 心理学、逻辑学等等对之(即精神界的事物)进行研究。但对精神界的研 究还比不上对自然界的研究那样完备。我们应象对待自然事物那样对待精 神事物(特别是其中的思维产物),把它们看成是生成、发展和消灭的运 动过程。一个理论、思想,一种主义和一种社会模式,都是这样的精神事物,因而它便要遵守这样的辩证过程:生成、发展、消亡。象自然界那样,运动也是精神界的唯一绝对的因素,而这个运动的基本因素和方面便是思 维(思想)运动。因此,思维便是精神辩证法(以对应自然辩证法)的本 质因素。这样,我们便从哲学的程度得出精神界和自然界的高度相似和一 致性。实际上,精神界不过是思维运动根据自然界而在人的头脑中建立起 来的东西,因而精神界的根据和实质便在自然界之中。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4-3-11 09:54:48
曹国奇 发表于 2024-3-10 21:26
厉害!恭喜!
感谢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4-3-11 09:59:28
wzwswswz 发表于 2024-3-10 18:59
“书本的东西也只能通过存在于精神中的各种现 实因素才会起作用,才会引起思维”就是你的“习惯性思考”, ...
难道非欧几何等各种特别的东西,不是通过特定科学家的『习惯性思维』而发生的吗?如果不是,那你干吗不能捏出非欧几何,呢?
所以你还是很好的理解我所说的Y=KX中的K的意思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4-3-11 10:06:31
hhj-1 发表于 2024-3-10 21:47
问题在于你并不懂得看别人的字。
问题在于你到现在也解释不了非欧几何学的思想是通过“存在于精神中的”什么“现实因素”发生的,所以你的“书本的东西也只能通过存在于精神中的各种现 实因素才会起作用,才会引起思维”这种“习惯性思考”已经“僵化”而名存实亡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4-3-11 12:02:44
wzwswswz 发表于 2024-3-11 10:06
问题在于你到现在也解释不了非欧几何学的思想是通过“存在于精神中的”什么“现实因素”发生的,所以你的 ...
问题在于我解释了你却看不懂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4-3-11 12:05:00
uandi 发表于 2024-3-11 09:40
有机化学已经发展了多年。
1864年冬天,凯库勒的科学灵感导致他获得了重大的突破。
他曾记载道:“我坐下 ...
这说明,每个人特定的K,使他能够发现现实中隐藏着的密秘,这些发现,只能归属于某个或某些特定的人,而不是任何人都能够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4-3-11 15:21:42
hhj-1 发表于 2024-3-11 12:02
问题在于我解释了你却看不懂
我们来看看非欧几何学是如何诞生的吧——
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提出了五条公设。而一些数学家却发现了第五公设的一些问题,因此提出,第五公设能不能作为定理而依靠前四个公设来证明?这就是几何发展史上最著名的、争论了长达两千多年的关于“平行线理论”的讨论。
到了十九世纪二十年代,俄国喀山大学教授罗巴切夫斯基在证明第五公设的过程中走了另一条路子。他提出了一个和欧氏平行公理相矛盾的命题,用它来代替第五公设,然后与欧氏几何的前四个公设结合成一个公理系统,展开一系列的推理。他认为如果这个系统为基础的推理中出现矛盾,就等于证明了第五公设。这其实就是数学中的反证法。
但是,在他极为细致深入的推理过程中,得出了一个又一个在直觉上匪夷所思,但在逻辑上毫无矛盾的命题。最后,罗巴切夫斯基得出两个重要的结论:
第一,第五公设不能被证明。
第二,在新的公理体系中展开的一连串推理,得到了一系列在逻辑上无矛盾的新的定理,并形成了新的理论。这个理论像欧式几何一样是完善的、严密的几何学。
这种几何学被称为罗巴切夫斯基几何,简称罗氏几何。这是第一个被提出的非欧几何学。

现在请你明确指出,罗巴切夫斯基上述两个结论是通过“存在于精神中的”什么“现实因素”发生的?
如果你回答不了,那么你的“书本的东西也只能通过存在于精神中的各种现 实因素才会起作用,才会引起思维”就不成立,你的这种“习惯性思考”已经“僵化”而名存实亡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4-3-11 16:53:58
wzwswswz 发表于 2024-3-11 15:21
我们来看看非欧几何学是如何诞生的吧——
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提出了五条公设。而一些数学家却发现了 ...
按你的说明,你也可以捏造出各种非欧几何了,那么你干吗没能捏造出?
我前面说了,包括非欧几何在内的一切隐秘性的发现,都是K的存在的结果。发现Y依赖于表现X,加上特质性的K。
所以我说你看不懂别人的字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4-3-11 17:03:33
14. 知识的本质到底是什么?
重要的是,我们应该懂得知识的本质到底是什么,因为知识似乎可以 表示全部思维产物。我们看到,人们在使用“知识”这个词时是十分概括 和笼统的,人们显然把它看作是包括全部思维产物的东西。人们对知识的 存在及其作用的合理性从来没有发生怀疑,它以“科学知识”的面目出现 时,更确定它在人们头脑中的绝对地位,于是人的头脑便成为这些“科学 知识”的“奴隶”。但是,知识现在却越来越显示出它所固有的缺陷,这 种缺陷在理论界和学术界便表现为:生搬硬套某种现成模式:在教育上则 表现为“知识与能力”之间的矛盾等。这些都表现了知识所固有的缺陷, 并且从这种缺陷中显示出知识的实际本质。传统的教育方式其实质是传授 知识,现行教育也跳不出这传统方式的束缚。但是事实证明,这一教育方 式与培养有“能力”的人具有矛盾,换句话说,要作另外一种教育才能培 养出有“能力”的人,这一教育方式自然与上述那种传统教育方式不同, 甚至对立。当然新的教育方式也必须建立在这传统的教育方式的基础上; 如果传统的教育方式是传授知识的话,新的教育方式便是使人具有主动获得知识的能力,因为,在这一教育方式中人们弄清了知识与所谓“能力”之间的联系。这样,揭示知识的本质对这一教育方式来说便具有头等重要 的意义。实际上,(获得)“知识的能力”这种说法已经包含了知识与能力 之间的密切联系;我们可以肯定,知识的“能力”便是知识的实际本质, 因为知识正是从这“能力”中产生出来的,并且知识的存在和发挥作用也 是在这一“能力”下进行的。这一“能力”是什么?无非就是思维,思维 便是知识的能力----它包括“获得和应用知识的能力”与“知识内部所包含 的能力”,---便是知识的本质;一个具体的知识,要通过一个具体的思维 来产生,并且也要通过这一思维来发挥其意义、价值和作用。----因此,教 育中“知识和能力”的关系便变为知识和思维的关系,在这关系中,知识 是思维的结晶,它以“思维结晶”的形式出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4-3-11 17:32:35
hhj-1 发表于 2024-3-11 16:53
按你的说明,你也可以捏造出各种非欧几何了,那么你干吗没能捏造出?
我前面说了,包括非欧几何在内的一 ...
现在需要你指出的就是上述非欧几何学产生过程中的X和K到底是什么,你要是指不出来,那么你说这里有X和K就是捏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4-3-11 18:26:31
wzwswswz 发表于 2024-3-11 17:32
现在需要你指出的就是上述非欧几何学产生过程中的X和K到底是什么,你要是指不出来,那么你说这里有X和K就 ...
我前面不是讲了么?你干吗不懂得看字?要不,你从小学开始重新念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4-3-11 18:43:10
hhj-1 发表于 2024-3-11 18:26
我前面不是讲了么?你干吗不懂得看字?要不,你从小学开始重新念书?
好比我现在的问题是火星上到底有无生命,你的回答就是连地球上都有生命,火星上当然就有生命。你这种思维方式连小学都无法毕业,还想标新立异搞什么思想论?

所以,为了证明你确实具有小学毕业的水平,请你老老实实回答上述非欧几何学产生过程中的X和K到底是什么,或者说,非欧几何学的思想是通过“存在于精神中的”什么“现实因素”发生的。你要是回答不了,那么你的“书本的东西也只能通过存在于精神中的各种现 实因素才会起作用,才会引起思维”和你的X和K就不成立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4-3-11 21:13:30
曹国奇 发表于 2024-3-10 21:26
厉害!恭喜!
我尊重任何一个独立的灵魂,虽然有些我并不认可,但我可以尽可能的去理解。”——康德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4-3-12 07:15:24
15. 思维发生的两个源泉
仔细研究我们会发现,思维是从一定的现实中发动起来的,一定的现 实发动了一定的具体思维。一个头脑处于一定的现实中,它会发生一定的 思维。思维的发生取决于两个因素,一个是携带一定智力的头脑本身,另 一个则是现实,这两个因素都是思维发生的源泉(同时便是认识的源泉)。 因此,思维的源泉是智力和现实,这两个源泉在思维的发生中各起不同的 作用;智力是起内在因素的作用,而现实则使这个内在因素实现出来。在 忽略智力特征存在和作用的情况下,智力是思维的普遍源泉,而现实则是 思维的具体源泉。只有这普遍源泉和具体源泉结合在一起,思维(并且是 一个具体的思维)才得以实现出来。----关于智力和现实的关系,和它们对思维发生的重要作用与意义,在本书前面的序言《人类的认识》中已有较长细的论述。一个头脑(这里“头脑”的意义便包含了它是能够思维的头 脑)在某一现实中会发生相应的思维。对这一点,学者和专家们一定是有 深刻体会的。一个专家总是拥有一个能够思维的头脑(在一定现实和专业 范围内),因此,在他的“专业”范围内,他遇到一个现实就会产生与之 相应的一个思维,遇到另一个现实则产生另一个思维。对于人类历史,每 一个时代都具有这个时代相应的时代思维;每一个时代的人所面临的现实 和问题不同,从而具有的思维也不同。这一点也是证明上述思维的两个源 泉之存在及其作用的普遍而有力的证据。了解到思维的源泉,对于思维运 动(这里说的是与思维对象无关的纯粹思维运动)来说无疑具有头等重要 的意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4-3-12 07:38:04
uvwx 发表于 2024-3-11 21:13
我尊重任何一个独立的灵魂,虽然有些我并不认可,但我可以尽可能的去理解。”——康德
在我的思想论里发明了一个最简单的公式:Y=KX。Y是发现,X是表现,K则是一个智慧常数。可见,发现源于表现,加上人的智慧,这个智慧既包含着特定质的智慧,又包含着这个智慧的量的程度,可以理解为人的聪明程度。任何人都具有其特定的智慧,和他有多聪明的程度。有些人的智慧特质可以使其发现一些一般人所难以发现的事情,比如时空弯曲,多维时空,反物质,黑洞,虫洞,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等等。甚至有人能够见鬼。而他们之所以有这样的特质智慧,是源于他们的智慧随着他们的兴趣而在现实中的发挥所形成,而不是从外面灌输进去的,一定的兴趣持续下去,能够构成一个特定的精神,在这个精神里面,既包含着一定的认知,又包含着由这认知所决定的一定的情绪的精神力量。而这个对客观事情的认知,既包含着对表面现象的认识,又包含着对深刻内在规律性的推理出来的认识。客观事物与世界既表现为各种现象,更表现为各种质的规定与唯一的本质性。这些因素,都以一定的规律而存在,而人的思维可以通过推理而反映出这规律,通过建立在洞察事物与世界的各种联系上面的推理,可以形成出对事物与世界内存本质的认识。因此,思想论通过分析综合抽象演绎的不断循环,而洞察联系导出推理发现质与本质。因此思想论是本体论与认识论的结合,是本体论上面的:现象,质,本质,和认识论上面的:感性,知性,理性的对应统一体。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4-3-12 11:43:25
16. ‘问题’与思维的开端及其特性
对于思维来说,问题是它的开端,同时,在这个问题中已经包含着一 个相应的思维之全部规定性,思维过程的实现不过是这问题中的这些思维 规定性的实现罢了。总之,在一个问题中已经存在着一个思维过程,这一 过程在问题中潜存着;然后这一过程否定了问题形式本身而渐渐地实现出 来。因此,等到这一思维过程结束时,问题形式便完全被否定了,其中存 在的一切思维规定性便全部实现出来。于是在思维过程中,问题续渐被否 定,思维规定性续渐实现出来。但另一方面我们也应明白,问题本身也只 有在思维过程中才能得以确定,问题的确定程度随着思维过程的进展而提 高;而至这一过程的终点时,即思维完全否定了它的这一开端(问题)时,问题本身才获得最明确的确定。我们可以认为思维过程在刚开始时(即它还只停留在它的开端形式中时),问题(在这个思维中)是完全没有确定 的,即现在思维并不清楚这个问题到底是个什么样的问题。我们的经验也 往往这样告诉我们:只有一个问题完全得以解决时,我们才最终真正了解 这个问题。因此我们可以说: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 说:解决问题,发现问题。这后者在人们看来是十分荒唐的,但实际上, 因为问题解决了,这个问题才得以真正的发现,才最终为我们所了解。
在鸡胚中已经包含了鸡的全部规定性(即这个鸡以后是什么样子,具 有什么特性,这些早在鸡胚中便已规定好了)。在这里也是这样,在问题 中已经包含了思维的全部规定性,思维过程不过是把问题中的这些思维规 定(另一方面也是自然规定)实现出来而已。思维规定性具有两种形态, 一种是对思维运动本身的规定,另一种则是思维结果(如知识等)。前一 种便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思维方式和方法;思维方式与方法同样是在思维过 程中产生的,因而有什么样的思维过程便有什么样的思维方式和方法。但 是思维方式作为思维方式,它又反过来对思维具有规范和制约作用,使思 维过程本身按照这种方式进行。这是思维运动本身的一个矛盾,这个矛盾 是思维运动本身所必然产生的,因为我们看到,(一个)思维运动达到一 定程度便产生一定的方式与方法,这方式、方法反过来决定和制约了思维 运动本身,使之按一定的“逻辑”模式进行。这种“逻辑”(即这种思维 方式和方法,它作为思维的“公式”出现)在很大程度上对思维运动本身 具有积极作用和意义,因为所有成熟的思维无不按一定的方式进行。但它 也不可避免地使思维运动僵化了,僵化在某种思维模式中。这是一个很普遍也很重大的矛盾,而解决这一矛盾的唯一办法便是坚持“思维方式和方法(作为思维运动的一种规定性)是从思维过程中产生的”这一点;每一 个思维运动都必然会在自己的运动过程中产生出自己的思维方式和方法, 切不可“照搬”别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而事先强加给一个思维本身。另外, 同一个思维运动在不同的阶段也会创造出与这一阶段相应的思维方式和 方法。总之,思维方式与方法也是具体的,具体的思维运动创造出具体的 思维方式(虽然它也具有比思维结果大得多的一般性和普遍性)并在这一 方式下顺利进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4-3-12 12:34:26
hhj-1 发表于 2024-3-12 07:38
在我的思想论里发明了一个最简单的公式:Y=KX。Y是发现,X是表现,K则是一个智慧常数。可见,发现源于表现 ...
是本体论上面的:现象,质,本质,和认识论上面的:感性,知性,理性的对应统一体。
--------
请举例说明什么是现象,质,本质,感性,知性,理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4-3-12 15:33:31
17. 启发的实现与启发教育
实现启发,关键之一是这个“外来意义”。怎样才能得到这个意义呢? 首先,意义大都是内在地隐藏着的,因此要从一种活动,一种东西,一句 话,一个词一个字中得出某个意义,就必须要对这些东西进行分析与各种 思维,不进行分析,它的意义便不可能表现和“开发”出来,就象你要思 考一句话,才能懂得这句话的意思(如果这个意思是内在而深刻的话)一 样。在这里,思维已具有两重性,一个是它对问题的思维,另一个则是对 具有意义的东西的思维。当然,它的重点是落在对问题的思维上,甚至这 个重点的偏移达到了它(思维)对这个有意义的东西的思维完全是无意识 的程度。总之,混沌思维本身同时就是这另一种思维,什么东西到它之中 都被“脱壳”而显示出其意义,因此得出这样的意义往往是思维在无意之 中实现的。有意义的东西投入了这‘思维之网’中,它的意义便在这张网 中得到显示。因此在这里,思维不用专门去寻找这个外来的意义,这个意义会无意地来到这混沌思维的状态中,就象蚊虫苍蝇自己掉进一张开着的蜘蛛网中那样。同时,这两方面的思维在时机上也完全是可以分开的,前 一思维可以发生在以前很长的时候,也可以发生在以后很长的时候;对后 一思维也是这样,是与前一思维不一定同时的。因此便有这样的情况:一 个问题思考了很长的时间,到将来的某一时刻,在某句话或某一事情的(突 然)启发下才获得解答;在教育中也是这样,教师当时所教的东西学生总 不能马上就得到完全的理解,只是在此以后,在某一事情或语言的启发下 才得以真正理解。当然,相反的情况也会有,因为引起启发的东西早就处 于头脑中,因此教师一教到相应的东西,学生便马上得到启发,便完全理 解了(这样学生的学便十分主动而有效)。只要我们张开自己的思维之网, 外来的意义总有机会掉进去而发生作用,使这个混沌状态的思维变性而凝 结起来,析出思维的结晶。但正象刚才说的,有些“外来意义”也需要对 之进行专门的思维才能获得其中的意义。比如,我们常常要对某种理论、 思想进行研究;研究的目的便是要开发它所包含的意义。----关于“意义” (这里也包括“含义、意思”等)这种东西,它越来越显得重要,并且会 最终发展为一个专门的研究科题和领域(和语言学等一起)。意义的本质 是什么?它很象“价值”,即经济学上所说的价值;价值是劳动的结晶, 同样,意义是思维的结晶。思维在一切自然关系的合理而必然的地方创造 着意义,意义也正是这个自然关系的精神形式,它反映着这个自然关系。 因此,有思维的地方必定会有意义存在,象语言文字的起源一样:当一个 语音和符号被思维赋上某一意义时,这个语音和符号便变成为语言和文字 (单纯的语音和符号本身是毫无意义的)。语言文字是人的智力活动、人的思维所创造之意义的最一般最基本的形式,一个民族的文化、艺术和科学,总之,它的一切智力活动(其中主要是思维),都必须建立在它的一 整套语言文字的基础上。这样,我们便得出意义随着思维活动的发展而积 累与发展的思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4-3-12 15:34:30
clm0600 发表于 2024-3-12 12:34
是本体论上面的:现象,质,本质,和认识论上面的:感性,知性,理性的对应统一体。
--------
请举例说 ...
去看思想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