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高级会员区 学者专栏
3422 1
2006-11-08

  如果你说经济学家不知道“价格”是什么,他一准给你急。但你一定要他说出来的话,他又一准说不清楚。

“扳手腕”是什么大概无须解释了。价格运动犹如这种大家熟知的民间体育竞技项目,供求力量的对比犹如扳手腕双方的较量,价格手腕最终总因为供求差异倒向力量弱的一方去。

但是,经济学家不是这样考虑价格运动的。经济学家提的问题出乎常人的意料,他们会问:当手腕倒向某一方的时候,会使哪一边的力气减小(增加)?

这种倒因为果的问题无人能够回答。但是经济学自言自语地将之发展成为一整套理论,还用数字、公式、图表、曲线来装修一番,令人看起来高深莫测不同凡响。

作为正常的思维,我们可以用观察到的基本事实去探究其运动的原理和原委。但是经济学家却偏偏要以一个假定的价格手腕的倒向去揣摩角力者应具备的力量的大小,这无异于说,我们假定甲的力气比较大,看看价格手腕是否会倒向弱方。

角力者的力气大小决定手腕倒向,从手腕倒向我们可以反推出当时角力者的力量大小对比状况。但是,此次角力结果不是永恒的,不等于今后扳手腕的结果,选手可以通过训练锻炼提高臂力和技巧,改善自己的技能水平。

但是,经济学家不是这样分析问题的。他们用设定的“倒向趋势”(价格水平)来讨论应该有什么样的训练方案。

或许我们不该过度地抱怨、揶揄经济学人。当许多人都在抱怨房价高到令人难以承受的时候,他们似乎也认可了西方经济学的假定:价格是自变量,自己只是价格的接受者而非价格决定的参与者。显然,这些人自己也不认为自己是西方经济学所谓的理性人,而是随波逐流的机械人木头人。经济学的错误或许仅仅是不该把这些木头人简化为有自我意识的理性人。

价格是交换的数量比例,涉及到参与交换的双方当事人,但和第三者无关。如果成交,是交换双方自愿的,当事人就不应该在同意成交之下再有微辞,因为没有人强迫(假定的正常交易)你成交,故对双方无所谓高低之论;如果不是当事人,第三者没有参与交换,谈论他人成交比例的合理与否显然多余。你没有交易,也就是你行使了你拒绝接受你认为不合理的交换比例的权力,也就是等于价格为零,为零的价格你还说高道低,显然多余了。

这就像扳手腕的输家抱怨对方力量大一样。本来,比的就是力量大小嘛,输了有什么好抱怨的?参赛之前你没有放弃,说明你那时对输赢还有“一博”的心态,你就要遵守赌场的规则“愿赌服输”。如果你一开始就看到力量悬殊,认定对方必赢,你直接放弃比赛就是了,不要再抱怨对方这么大力量该不该参加比赛云云。市场不认同后悔。

  价格是一个区间,交换双方各自掌管着一个边界(《西方经济学的终结》,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P124),在私有制认同的前提之下,谁也没有权力去干预对方的边界。如果执意要对自由市场上的价格抱怨,直接反对这个领域的私有化、剥夺对方对其边界的界定权利就行了,其它的都是隔靴挠痒多余无用的举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6-11-10 09:07:00

“扳手腕”中是否有这样一些值得考虑的因素。一、公平因素:1、所处位置,在一人站位略高,着用力时,其实有身体的力在里面;2、主擂方后面是否(肩胛)处有支撑;(不易被查觉) 3、是否有看不见的“手”协力(视线因素)。二、格式合同因素:1、对须从擂台前走过,但又不愿参与对擂的人,有否约束?2、对须从擂台前走过,参加角逐的人有否“资格”认定;3、对不须从擂台过,是否要求其参观,并须为擂主喝采。

如果不存在公平问题或格式条款,我以为是自由竞争或交易,否则就不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