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2728 41
2024-04-21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之所以成为俺们为人处事的道德黄金法则,就在于其秉持公道的内韵,蕴含“对己对人一视同仁”的要求。<br>
俺举几个例子,你就会明白其中的逻辑。<br>
比如,<br>
你不想被别人算计,就不要算计别人;<br>
你不想掉进坑里摔死,就不要给别人挖坑;<br>
你不想被别人杀死,就不要杀死别人;<br>
你不想被别人剥削,就不要剥削别人;<br>
你不想被别人抢劫,就不要抢劫别人;<br>
你不想被别人干涉,就不要干涉别人;<br>
你不想被别人使唤,就不要使唤别人;<br>
你不想被别人歧视,就不要歧视别人;<br>
你不想被别人欺骗,就不要欺骗别人;<br>
你不想被别人污蔑,就不要污蔑别人;<br>
你不想被别人造谣,就不要对别人造谣;<br>
你不想被别人伤害,就不要伤害别人;
你不想被别人强迫做你不愿意做的事,就不要强迫别人做他不愿意做的事;<br>
…<br>
你对别人所做的一切好事和坏事,别人都会在适当的时机原封不动地奉还给你,这叫善恶有报。<br>
这是包括市场交易在内的人类一切语言、行为、思想的互动交流所遵循的底层逻辑。<br>
一旦你想给别人挖坑,欺骗,造谣,强迫…,从你起心动念那一刻,就违背初心,良心变坏心了。<br>
对老百姓来说,只善待自己,不善待别人,损人利己,对己对人双重标准,不能一视同仁,就是破坏公道,不仁不义了。<br>
对权力者来说,制定对己对人双重标准规则,对亲疏远近同罪不同罚,不能秉公执法就是违法犯罪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24-4-21 11:27:25
合理性分析 发表于 2024-4-21 09:58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之所以成为俺们为人处事的道德黄金法则,就在于其秉持公道的内韵,蕴含“对己对人一 ...
你看不惯别人巴结权贵,你自己就不要巴结权贵;<br>
你看不惯别人走后门,你自己就不要走后门;<br>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4-4-21 17:39:55
合理性分析 发表于 2024-4-21 09:58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之所以成为俺们为人处事的道德黄金法则,就在于其秉持公道的内韵,蕴含“对己对人一 ...
对权力者来说,制定对己对人双重标准规则,对亲疏远近同罪不同罚,不能秉公执法就是违法犯罪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4-4-21 19:16:47
合理性分析 发表于 2024-4-21 17:39
对权力者来说,制定对己对人双重标准规则,对亲疏远近同罪不同罚,不能秉公执法就是违法犯罪了。
也就是说,一切厚己薄彼的双标法律规则,以及同罪不同罚的双标执法,都源于不公正的权力所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4-4-22 14:39:03
你对别人所做的一切好事和坏事,别人都会在适当的时机原封不动地奉还给你,这叫善恶有报。
--------
所以强盗抢你的东西,也是一种互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4-4-22 15:18:46
clm0600 发表于 2024-4-22 14:39
你对别人所做的一切好事和坏事,别人都会在适当的时机原封不动地奉还给你,这叫善恶有报。
--------
所以 ...
你抢别人东西不叫互动,你给钱以后才叫互动,呵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