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休闲灌水
792 0
2011-09-16
先心病早期症状知多少
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心血管诊治中心教授 马春野
发布日期:2011-09-02  来源:健康报   
 
  我国每年新增30万例先心病患儿,先心病已是目前我国5岁以下儿童的第一位死亡原因。导致先心病的高危因素包括如下几个方面,怀孕前后如能避免就可以减少很多先心病的发生。
  感染  尤其是病毒感染,如风疹、腮腺炎、流行性感冒及柯萨奇病毒等。心脏胚胎发育的关键时期是在妊娠的第2~8周,造成先天性心血管畸形也主要发生在此阶段。如母亲在妊娠3个月内患严重病毒性感染时,特别是患风疹病毒后出生的新生儿,患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病率较高。
  胎儿环境及母体因素  胎儿周围局部机械压迫、母亲的营养或维生素缺乏等因素。
  其他因素  高原地区,动脉导管未闭的发病率较高,说明高原环境可能为该病的发病因素。又如母亲在妊娠期接触大剂量X射线或使用某些药物,患慢性疾病、缺氧,母亲高龄妊娠,流产保胎和多胎等因素均为高危因素。
  早诊断、早治疗,可以极大地降低婴儿和儿童的死亡率,因此,早期识别先心病很重要。如果孩子具有以下表现,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发育障碍  先天性心脏病的患儿往往发育落后。表现为瘦弱、营养不良、发育迟缓等。
  紫绀  由于右向左分流,而使动静脉血混合,鼻尖、口唇、指(趾)甲床紫绀明显。
  蹲踞  患有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的患儿,常在活动后出现蹲踞体征,这样可增加体循环血管阻力,从而减少心隔缺损产生的右向左分流,同时也促进静脉血回流到右心,从而改善肺血流。
  杵状指(趾)和红细胞增多症  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几乎都伴杵状指(趾)和红细胞增多症,这是机体对动脉低血氧的一种生理反应。
  心衰  通常是由于患儿有较严重的心脏缺损,是由于肺循环、体循环充血,心输出量减少所致。患儿面色苍白,憋气,呼吸困难和心动过速,心率每分钟可达160~190次,血压常偏低。可听到奔马律,伴有肝脏肿大。
  肺动脉高压  当间隔缺损或动脉导管未闭的病人出现严重的肺动脉高压和紫绀等综合征时,被称为艾森曼格氏综合征。临床表现为紫绀,红细胞增多症,杵状指(趾),右心衰竭征象,如颈静脉怒张、肝肿大、周围组织水肿。这时病人已丧失了手术的机会,唯一有希望的是心肺移植。患者大多数在40岁以前死亡。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