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业绩:收入和利润保持一定增长,经营压力加大
1H11,电子元器件行业的收入和净利润规模与2010年下半年接近。同比分别实现了25%、24%的增长,增幅中等,但相对于2010年有较大回落。此外,毛利率下降、存货上升、经营性净现金流量净额下降等现象说明行业的经营压力较去年明显增大。
2季度业绩:单季新高,保持一定增长,比1季度有明显改善
2Q11,行业整体收入和净利润为近年来单季最高,同比增长分别为24%、25%;环比增长分别为28%、53%。毛利率连续第二个季度下降,但是净利率有回升。2季度费用率下降明显。
中小板公司表现相对突出
电子元器件行业中,中小板公司业绩弹性较大,收入和净利润增长都高于行业整体;创业板公司收入增长高于行业整体,但是净利润增幅低于行业整体。就经营性现金流来看,主板公司相对稳健,中小板其次,创业板公司波动较大。
增长与“回落”,公司经营压力增大
整体来看,尽管今年“景气回落”的直观感觉比较明显,其实上半年行业收入和净利润都保持了一定的增长,绝对值处于历史次高(或最高)水平。只不过业绩增幅相对于2010年有明显回落。
此外,公司面临成本上升、人民币升值、融资能力下降等不利因素,并且产能扩张、库存波动导致产能利用率下降,上述因素加大了企业经营压力。多数公司毛利率下降,现金流状况不如去年。
产业环境短期趋紧,但行业仍可期待
在经历了金融危机后的需求与库存修复后,行业增长逐步进入到“常规”轨道,高增长回落是必然。产业环境不再那么“宽松”与“舒服”,“供不应求”、“产能偏紧”也或将在一段时期内成为“过去式”。以智能手机与平板电脑为代表的消费电子产品爆发带来的近阶段产业空间提升,也将被少数公司快速填补。尽管如此,行业难觅衰退理由。以无线带宽提升为核心的“中级”变革仍然在持续,对消费电子产品长远影响远未终结。PC增长的停滞,也仅意味着桌面系统的变革尚未真正来临。国内企业的竞争地位正在逐步提升,产业链结构也在朝有利于国内企业的方向变化。结构性特点鲜明的电子元器件行业仍然值得期待。
(具体内容请见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