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微观经济学
6261 37
2006-11-09
去云南旅游的时候,听闻当地人说,玉石的原石(被石头包裹的玉石)交易的时候,是不把原石切开的,就是凭借经验、眼光,买卖双方形同赌博,有可能好玉贱卖,也有可能花钱买块顽石。这真是让人迷惑,切磋琢磨在现代科技条件下都不是什么难的事情,为什么不把玉石切开,可以肯定其品质和价值后出售呢,这样双方都避免了信息不透明有可能造成的损失,为什么这种交易制度能成为一种行规而被广为接受呢?迷惑。希望有人能给一个思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6-11-13 17:34:00

可否说是这样子呢?

原石是好玉的概率相对于是顽石的概率要小,根据博弈的原则,对卖方来说,当然不切为好。

而对于买方,在这种市场情况下,有非弹性需求(否则他就不买了),价格与质量的影响相对较小,且无法(以消费者的身份)改变业已形成的行规,不得不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11-13 19:23:00
虽然切出来好玉就赚大钱,但是为了获得一个平均的价钱,也就是说规避风险,所以不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11-13 19:49:00

正是它的魅力所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2 02:21:16
每个行当都有自己的潜规则!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2 07:25:59
一种风险分担机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