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f20089 发表于 2024-8-13 11:00 
鄙人在前面与本人讨论的【纸】,只是要从【人造纸】与【利用自然物】当作记载的工具之间的质的不同来进行 ...
有点本末倒置了,
人类为什么发明新事物,因为人类有些聪明人。
他们发明新事物为了令生活更加舒适,为了偷懒。
古代先有团扇,热了有团扇就可以扇凉了。这种方便基本在室内,于是又有人发明折扇。
但看看西方电影的场景,东南亚地方更加干脆,由一个工人拉动整块像毯子去为主人扇凉。
另外还有人充满好奇和秒想天开,而且智商很高。
像特斯拉的发明交流电机和电力传输。这固然是人类步入现代文明社会的必要条件。
现代社会没有电力大部分活动都会停摆了。
但他还有很多创新的构思,后来很多实现,但有些现代的科学家还搞不清,解决不了,例如免费能源。
回到纸这个主题,清朝的文盲率非常高,90%以上。
根据一些历史资料,清朝的识字率平均在20-30%之间,这意味着大部分人都是文盲。
他们需要纸张写字吗?
古代究竟有多少人文盲?有多少知识分子?而且文字的主要使用者是些什么人?
基本都是皇家贵族,不是平民。
所以他们用龟甲,然后竹简,就已经足够他们的需要了。
埃及找到死海古卷,苏美尔用泥板记账。
所以古文的篇幅不会太长,主要是记录之用。例如卜卦,朝廷大事,战争等等。
后来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有抒发感情的文章了,
也有一些说明和抒发思想的文章,这些人是知识分子。思想自由,想多了就希望写下来。
所以需要更方便更多的书写工具,竹简在当时能就能他们的需求。
所以只要看看哪里出土更多的竹简,文章词藻多寡,思想的多样性等等。
就大概能猜测当地在当时应该比较有更高的文明,例如楚简,楚辞,老庄。。
不是发明纸张令到文明璀璨。是自由的思想。
因为思想自由,知识得以传播,于是知识分子比率增加,文盲大幅减少。
西方中古时代用羊皮卷书写,因为知识传播限于政教方面使用。
后来接受教育的人多了,哪里找这么多羊皮卷记录自己的思想。
不单有纸张,而且有了活字印刷。于是思想的传播更广更方便了。
所以不是纸张令到文明璀璨,是思想自由令到文明璀璨。
因为思想自由和传播,令到知识分子大增,不是工人大增。
他们需要工具记录和传播他们的思想,纸张和活字印刷能满足他们的需求。
到了现代纸质书籍依然是重要的思想传播媒介。
但知识分子需要更好的媒介去演绎复杂的概念。于是聪明人发明了电脑和多媒体。
有些科学概念,使用多媒体去演绎就更加具体。
我曾经有过一本美国天文学的教科书的附带光盘。作者是:(美) Eric Chaisson(艾瑞克.简森)。
附带光盘有跟纸质相同内容的书籍,不是演绎地球四季的图画是动态的。
地球的自转与绕太阳公转是形成23.5度的夹角,叫“黄赤交角。
所以有南北回归线和四季。看动画清楚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