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跨学科讨论区 哲学与心理学版
830 0
2024-08-31

4941.中子吸收与饱和定律

2024.8.31

自然界的化学元素都是自然形成的,主要受光子种类、密度和重力环境影响。形成时全部处于离子形态,可以发生连续核聚变。转化为核外电子形态就具有了相对的独立性,可以发生化学反应,不能发生聚变反应。

高端核素全部由重氢和超重氢形成,但是一个质子最多可以依附两个中子,一个中子最多可以与两个质子结合,是为质子、中子对的形成规律。

自然界不会独立形成中子,中子只能依附质子形成,脱离质子只能存在十五分钟就会通过贝塔裂变转化为离子形态的质子。所以,中子吸收一般发生在反应堆中。

吸收中子的最好材料是轻水,每个水分子中的氢元素最多可以吸收四个中子,氧元素也可能吸收一定数量的中子,不会超过质子、中子对形成规律,是为中子吸收与饱和定律。是否如此,可以测定。

化学元素一旦形成就具有了相对的稳定性,能否吸收中子发生改变我不清楚,科学界已有定论,不违反客观规律我还是可以接受的。

但是,“氚”架构与“氦4”架构是不可能吸收中子的。所以,它们吸收中子,再发生贝塔裂变,实现元素升级的理论我不能接受!

因此,我否定了“钍232”通过两次吸收中子和两次贝塔裂变转化为“铀233”的可能性。因为:“钍232”的表层结构是26氚2氦4,铀元素的表层结构是26氚3氦4。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