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学术道德监督
4342 20
2011-09-24
最近审了几篇稿件,同时也在修改自己的论文,有些心得体会与诸位分享一下:

对于作者而言,审稿人具有文章的生杀大权,审稿人的动机是决定文章是否被接受的重要因素。对于社会科学而言,由于没有唯一的答案,要批评或是拒绝一篇文章是非常容易的事情,无论是从文章的内容、还是从研究方法上,再好的文章都会有破绽。如果审稿人只看到文章的缺点,或是一味地批评,那可刊发的文章也就不多了。事实上,对优秀的审稿人而言,要提出建设性意见远比批评困难得多。换言之,如果文章有一定的亮点且没有致命性的问题,我们能不能通过自己的建议帮助其润色。另外,审稿人在批评文章的时候能不能提出一些可能的解决方案。例如,我们在批评文章时喜欢提到内生性问题,这个问题可大可小,是任何实证研究都无法完全避免的。我们在审稿时如果能建议作者做一些额外的检验或是换种计量方法,是不是比就地正法更加有帮助。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1-9-24 19:59:53
要能遇到您这样的审稿人就可称幸事
力顶楼主观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9-25 01:24:22
严重同意 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9-25 08:01:56
据说越是投国外的期刊,中国的审稿人越刻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9-25 08:12:50
怎么读着像是陆铭老师的话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9-25 16:42:51
给作者R&R的机会本身不代表审稿人的水平不够,前提是文章有研究意义且没有硬伤;而一味拒稿也并不表示审稿人水平很高,顶多说明审稿人很harsh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加微信,拉你入群
微信外可尝试点击本链接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