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582 2
2011-09-27

欧元区成员国正遭遇一波严重的买家后悔浪潮。很多国家希望将这个近20年前购买、上世纪90年代末和本世纪拼装起来的体系拆散。但它们只能将这一体系打破,同时毁掉的还有整个欧洲合作架构。与此同时,全球正惊骇地关注以下可能性:欧元区即将释放出一波主权债务及银行业危机浪潮。果真如此,这将不是欧洲干的蠢事第一次殃及整个世界。

  当初驱动欧元区计划的理想主义已然消散。但事实证明,利己主义尚不足以作为替代。要向失望的选民负责的各国政治家们的拙劣应对,正让形势变得更糟。苏格兰皇家银行(RBS)首席欧洲经济学家杰克斯·卡约(Jacques Cailloux)在最近一篇论文中强调了这些错误。他指称,欧洲领导人未能理解此次危机的规模和实质,他们心不在焉地迎合国内民众的口味,专注于把罪犯绳之以法——尽管不良放贷与不良借贷行为同样有罪。他的看法是对的。他补充称,目前出现了两个新的因素:首先,德国的观点与本国央行相悖;第二,包括荷兰首相马克·吕特(Mark Rutte)在内的很多政治家,都暗示(一些存在问题的成员国)有可能被迫退出欧元区。

  然而,这个货币联盟的特点在于:它是不可取消的。料想应有的益处有赖于此。任何有关退出的讨论都将再度引发汇率风险。此外,苏格兰皇家银行的这篇论文辩称,“我们看不出有哪种政策声明……能够成功将退出(欧元区)的风险溢价降至可以忽略的水平”。如今,投资者面对着主权债务、金融及退出风险。结果将包括针对主权和银行债务的挤兑,甚至资本市场瓦解为各国的国内市场。

  然而,一旦这一禁忌被打破,我们就必须考察退出的可能性。那么,这种情况可能发生吗?甚至这是否可取?任何此类讨论都必须从希腊问题说起。美国纽约大学(New York University)斯特恩商学院(Stern School)经济学教授努里埃尔·鲁比尼(Nouriel Roubini)近日在英国《金融时报》上撰文指出,希腊应违约并退出欧元区。我很容易接受第一个提议。几乎所有人都认为,大幅降低该国公共债务是不可避免的。问题在于何时出现违约、而不是是否会出现违约。

  然而,这是否意味着该国将被迫退出欧元区?答案是否定的。这是美国花旗集团(CITI)威廉姆·比特(Willem Buiter)和伊布拉希姆·拉巴尼(Ebrahim Rahbari)在另一篇有趣论文中提出的观点。实际上,如果欧元区其它国家(包括欧洲央行(ECB))在对希腊银行进行资本重组以及再次注入流动性方面无所作为的话,退出肯定会出现。接下来,创造一种新货币将不可避免。但希腊的伙伴国很可能会努力避免这一结果。

  希腊是否应该从自身利益出发、积极谋求退出呢?对此,经济学家们观点不一。比特认为,货币贬值毫无用处,他辩称,贬值的效果将被通胀所腐蚀。而鲁比尼则认为,货币贬值是必要的。我赞同后者的观点。希腊面临着巨额经常账户赤字,同时经济状况萎靡不振。希腊货币需要大幅度的实际贬值。通过货币贬值,要远比通过价格通缩更容易实现这点。

  不过,退出欧元区的想法实施起来的难度也很大。从法律上说,这需要该国退出欧盟(EU)。那么,欧盟会不怕费事地邀请这个“罪人”回来吗?不太可能。这样,该国可能也会被排除在单一市场之外。此外,该国将发现,自己不可能迅速而顺利地退出。随着形势的演变,该国的所有负债都将面临挤兑。ZF将不得不限制从银行提款,甚至干脆让银行关门大吉。该国ZF还必须实施资本管制,这将违反条约义务。该国可能会对国内签署的债务协议重新计价。但这无法适用于在国外签署的债务协议。接下来,很多公司将会破产。瑞银(UBS)的一份报告估计,若退出欧元区,第一年的经济损失将占到国内生产总值(GDP)的40%至50%。

  此外,危机蔓延也将不可避免。或许,有关方面将努力在准备退出的国家和其它容易受到冲击的国家之间建立一道防火墙。但这将经受毁灭性测试。希腊的大量债务都由国外投资者持有(见图表)。此外,一旦一国退出了欧元区,对于其他所有易受冲击的脆弱国家(甚至包括意大利和西班牙)而言,汇率风险将变得更为真切。这些国家的ZF和企业都无法轻松地发行债券。银行将遭遇挤兑风潮。欧洲央行将被迫无限制地发放贷款。各银行之间的全球联系将变得十分可怕。根据国际清算银行(BIS)的数据,单单美国的银行对希腊、爱尔兰、意大利、葡萄牙和西班牙的敞口就高达4780亿欧元(见图表)。

  那么,即便是一个弱小国家退出,也是十分可怕的。如果一个强国(例如德国)退出欧元区,结果又将如何?法律问题也会随之出现,不过德国大概可能会设法修改条约,使之有利于自己。市场中将再次出现资金大规模逃逸的情况,这一次将逃往德国。另外,德国的退出将导致欧元区其它国家军心不稳,这可能会导致欧元区瓦解。与此同时,正如我最近所辩称的那样,强国也会遭遇巨大的负面冲击,因为该国银行的外国资产价值将缩水,出口商的竞争力将大幅下滑。瑞银分析师暗示,退出欧元区的第一年,像德国这样的强国所蒙受的损失可能占到GDP的20%至25%。此外,这个欧盟核心国家的退出(至少按照目前的法律,也将同时退出整个欧盟)将不仅仅危及单一市场,而且还威胁到欧洲二战后的整个合作网络。这将让德国和法国变得孤立、并面临战略上的无助。

  因此,欧元区无法保持在目前的状态,也无法收回先前的所作所为,同时发现前方的道路也令人痛苦。但退出的想法正影响着稳定。当初人们创造了欧元区;现在他们必须让它运转。眼下要做的是核心国家积极地扩张经济,特别是通过立即放松欧洲央行货币政策,同时为那些国债市场缺乏流动性的国家提供强大支持,并大幅削减一些国家的债务。较长期而言,我们起码要大幅提升财政团结和财政纪律水准,并建立一个资本金远高于当前水平的欧元区银行业体系。

  这是否可行呢?我不清楚。但我知道危险所在。欧元区不愿意承受油锅里的煎熬,更是千万不能投身火海。





作者:首席经济评论员 马丁·沃尔夫 来源:英国《金融时报》2011年09月26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1-9-27 08:31:26
欧债危机不仅仅是希腊,还有葡萄牙、爱尔兰、意大利、和西班牙,在中国很多省份都有地方债,比较突出的有吉林、海南、广西、重庆,看出什么共同点了吗?对,都是相对落后地区,问题的根源就是地方没有自己的货币发行权,如果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共同体很大,而且地方发展不均衡的时候,如果是统一的货币,一定会出现货币回笼不均衡的现象,会有货币回笼的二个极,发达地区负回笼,落后地区正回笼,换句话说,发达地区净输入商品,净流出货币,实际上就是输出通货膨胀,而落后地区正好相反,属于为通货膨胀买单,如果地方不对这个现象干涉的话,那么很好,正回笼的货币由央行收回,补给负回笼的地区,消停了;但是落后地区可以实施积极的财政,由地方财政出面把正回笼的货币消化掉,毕竟地方的建设需要钱,这样就形成了地方债务,否则你就吃亏了;这种现象没有解,当然也可以学习德国,两德合并的时候,西德不断的向东德投资,最后发展均衡化了,但是不论是现在的欧盟,还是现实的中国,都是不可能的,地方财政是独立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0-3 15:04:13
分析得让人担心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