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民主国家,愿意实施在经济上造成痛苦的政策,极少是一条能够取信于人的途径。投资者将拒绝相信这些政策能够持久。一旦他们得出这种结论,政策的可信度就消失了。
我在1992年领悟到这个道理。当时英国经济陷入衰退,英国政府对欧洲货币体系(European Monetary System)汇率机制成员义务的承诺开始受到质疑。许多人原本以为,在英镑面临压力时,提高利率的意愿可以恢复可信度。但事实恰好相反:几乎没有人认为造成痛苦的政策能够得到持续。政府无法为一项令人难以置信的承诺增强可信度。
在看待英国政府现在面对的政策选项时,这些历史经验为我提供了借鉴。赞成继续推行既定的财政紧缩措施的意见是,如果没有财政紧缩,经济政策就会丧失可信度,政府债券利率就会大幅提高。我怀疑最终发生的情况会恰恰相反。如果缺乏有望恢复经济增长的政策,既定的财政紧缩措施本身就无法取信于人。投资者会认为,在一场持久的经济低迷期间,削减财政赤字的企图最终会迫使路线变化。承诺实现不可信的目标,反而会削弱可信度。
这种想法的背景是,据报道,2012年一季度GDP初步估算出现下降,因此按照两个季度负增长的流行定义,英国已再度陷入衰退。而另一个更加重要的事实是,英国经济停滞已经持续了一年半。GDP一直徘徊在比危机前的峰值低4%以上的水平,接近2006年三季度的水平,比1970年至2007年的经济增长趋势线低了9%。没错,考虑到经济低迷的长度和深度,8.3%的失业率不算高,但18岁至24岁年龄段的年轻人有五分之一没有工作。
然而财政紧缩才刚刚开始。英国预算责任办公室(Office for Budget Responsibility)透露,从联合政府就职之前的2009-10财年,到2011-12财年,净借款仅下降了GDP的1.8%。到2016-17财年,还要进一步实施相当于GDP 7.2%的财政紧缩。按照今天的经济状况,预期在实施这样的财政紧缩时经济还会扩张,有点近乎悲壮了。
要知道官方短期利率为0.5%,十年期政府债券收益率为2%,而通胀挂钩债券的收益率为0。然而尽管资金成本这么低,并且有可持续公共财政的承诺保证,企业部门还是积累了巨大的财务盈余(留存利润超出投资额的部分),总计占去年GDP的5.3%。有关财政紧缩现在会促使私营部门支出激增的观点,似乎站不住脚。更有可能的后果经济停滞,甚至更糟。
那么,我们能否做出一些努力,来避免低迷进一步持续的短期和中期成本?
那些坚称政府计划不能改变的人们的回应是,可信度将受到破坏。的确,他们声称,目前的低利率本身就是可信度的证据。然而,要记得,当英国财政大臣2010年宣布他的财政计划时,2012-13年度至2015-16年度的净借款本应只有2060亿英镑,而在2012年3月的预算中,这个数字升至3170亿英镑。未能达到这一目标的重大失误,是否破坏了可信度,从而导致债券收益率飙升?没有。但为什么没有呢?答案是,在央行肯定会确保英国国债市场保持流动性以及浮动汇率制的情况下,低利率是一个私营部门拥有巨额盈余的经济体会出现的情况。经济低迷(而非可信度)带来了低利率。
更糟糕的是,可信度面对的最大危险是低迷时间拖长,这可能会无限期拖延赤字的消除。如何应对这一风险?答案是让私营部门决策者相信,英国经济将增长,这需要政策瞄准需求。关键是要在不危及公共财政长期可持续性的情况下引入这些政策。最好的办法是把降低目前公共支出占GDP比例的承诺与税收灵活性和更多公共投资结合在一起。后面这两方面可以是暂时的(这一点应当可信)。以目前的利率,即便中期借款大幅上升,也几乎肯定会通过目前和未来产出的现值大大提高而为自己买单。最合理的减税措施将增加投资、消费者支出和聘用失业工人的激励。
本届英国政府的错误是公布了未来很多年的固定计划。复苏尚未成为现实。做出灵活回应并非罪过。相反,这是一种伟大的美德。
作者: 英国《金融时报》首席经济评论员 马丁·沃尔夫 来源: 英国《金融时报》2012年05月0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