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教师之家与经管教育
1066 0
2011-09-28


消息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合肥9月28日专电(记者 葛如江)为倡导低碳环保出行,安徽大学近日由省内一家知名企业赞助,在校内投放了500辆自行车供师生在校园内使用,但投放仅半月余的公租自行车,近半数已被学生人为损坏。
    据安徽大学后勤管理处工作人员介绍,学校计划在该校磬苑校区投入1000辆自行车,总花费超过30万元,前期已于9月5日投放500辆,另外500辆将视使用情况于两月内陆续投入。但这些公租自行车投入使用半个月多,却出现了诸多问题。
    记者于9月中下旬多次走访该校磬苑校区,在该校的几个公租自行车自助站发现,停放的自行车多半是坏的,没车座的、没链条的、车刹坏了……很多都成了“缺胳膊少腿”的“废铁”。500辆公租自行车,截至目前,完好的还不到300辆,损坏近五成。
    记者找了一番才找到看上去可以骑的自行车,可刚骑上就发现,车座不停地晃动,车后轮扭曲导致车子颠簸不止,很不舒服,不仅如此,车刹也失灵了,安全完全无法保障。
    而造成这些公租自行车损坏的“黑手”就是学生自己,部分学生为将公租自行车据为己有而有意损坏了自行车。
    “有些同学把车座拆下来带回宿舍或教室,弄得自行车没法骑。”安徽大学学生沈超抱怨说,“这还不算,有的同学想独占自行车,就给公租自行车上了锁,其他人看不过去,就愤怒地再加一把锁,有的车一下加了两三把锁,肯定是骑不了。”
    记者从该校后勤管理处了解到学校制定实施了自行车的管理办法,暂设了12个自行车自助站和4个维修点,均配有打气筒和维修设备。然而,维修点的工作人员称:“一天能碰到个把觉悟比较高的同学是来补气的,像这些车子一天骑十几个小时都不停歇的,一个星期最起码要补三四次气。”
    维修点的工作人员说:“每天晚上都要集中修车,我们几个师傅,每个人都得从晚上8点多修到11点,就这样每天还有十几二十辆车来不及修放在那儿,第二天接着修。”记者了解到,像这样每天的维修费用应在五六百元钱,目前这些维修费用都由学校垫付。
    此外,管理部门还组织学生志愿者,加强校门巡视、归集零散车辆、检查车辆状况、协助车辆维修。
    安徽大学新闻学副教授周家群表示,公租自行车进校园,它本身是一个好事,是非常受学生欢迎的。然而由于学生本身缺乏保护公物的意识,致使自行车大量损坏,这也折射了高校学生的素质有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由于教育工作者一味强调“教书”而忽视“育人”所造成的,社会不缺乏“人才”和“精英”,但道德精神模范则越来越少。可见要想真正提高学生保护公物的意识,使大学生做一个有公德心的公民,道德教育需要加码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