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悬赏大厅
4734 2
2011-10-06
悬赏 50 个论坛币 未解决
rt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1-10-6 09:12:29
    这个问题你首先要知道基础货币与货币供应量概念的区别,基础货币是最初始的货币,经过银行的信用创造和乘数效应之后,产生数倍于基础货币的量的货币供应。因此,基础货币从数量上看,由银行体系的法定准备金、超额准备金、库存现金以及银行体系之外的社会公众的手持现金等四部分构成。这就相当于你得到一个好消息之后,告诉一个人、两个人、三个人,其他人再告诉另外的人,你得到的好消息就相当于最原始的货币,经过派生之后消息被放大了。
   在现代经济中,每个国家的基础货币都来源于货币当局的投放。货币当局投放基础货币的渠道主要有如下三条:一是直接发行通货;二是变动黄金、外汇储备;三是实行货币政策(其中以公开市场业务为最重要)。由基础货币的投放渠道,我们可以看出,基础货币的决定因素主要有:(1)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进证券;(2)中央银行收购黄金、外汇;(3)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再贴现或再贷款;(4)财政部发行通货;(5)中央银行的应收未收款项;(6)中央银行的其他资产;(7)政府持有的通货;(8)政府存款;(9)外国存款;(10)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卖出证券;(11)中央银行的其他负债。
    在以上这11个因素中,前6个为增加基础货币的因素,后5个为减少基础货币的因素,而且这些因素均集中地反映于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上。我们不难看出,在以上这些因素中,有些是中央银行所能直接控制的,其中最主要的是公开市场买卖;而有些则是中央银行不能直接控制的。但是,对于这些不能直接控制的因素,中央银行可通过运用其公开市场业务,来抵消这些因素对基础货币的影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0-6 13:29:52
我国基础货币的来源及央行的调控能力分析_1998_2004

【作者】[url=]黄燕芬[/url]; [url=]顾严[/url];
【作者单位】[url=]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url];
【文献出处】管理世界 , Management World, 编辑部邮箱 2006年 03期  
期刊荣誉: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ASPT来源刊  CJFD收录刊
【中文关键词】基础货币; 调控能力; 协整分析;
【摘要】本文从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出发,采用协整分析等定量研究方法,考察了1998年取消贷款规模限制以来基础货币的主要来源及其变动,并对比了它们在1998年前后的变化。我们认为,1998年以来,国外净资产、对银行机构债权、对ZF债权、ZF存款、人民银行债券这5个项目构成了基础货币的主要来源,但我国中央银行缺乏有效的调控手段和足够的调控能力,基础货币及其主要来源表现出较强的内生性,货币政策的传导在起点上就缺乏有效性。因此,必须加快相关改革,提高我国货币政策间接调控的效率。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取消贷款规模控制后我国的货币供给过程和货币政策分析》(项目号:03CJY021); 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项目《中外货币政策比较研究》的资助,

附件列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