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跨学科讨论区 哲学与心理学版
20259 92
2011-10-06

郑重声明:

各位朋友,由于本人知识水平所限,在本文中虽有某些合理的猜测,但从本质上讲却是错误的、不科学的——这一点我已经以自己的方式进行了证明!由此给各位带来的误导,在此郑重向大家致歉!望各位好友予以谅解!!

为了表示诚意,我把与此主题有关的另一篇拙文贡献给大家(见90楼,用该文所述的理论可以更好的说明本文中所述的几个重要问题)!有兴趣的朋友可以一阅(专业性比一楼的主题帖更强些,因而可能也就更难懂些)!

附件列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1-10-6 12:45:46
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0-6 16:19:22
很好的构想,只是一些内容网上显示不清楚,企盼更清晰的展示思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0-6 17:27:50

从48楼移来的回复贴

《我的运动观》

§1  世界统一性的基础是运动
唯物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统一的基石是物质。实体逻辑学则认为:世界统一的基石是运动。因为,从认识论的角度看,对物质的证实及认识的深化,均源于对运动及由运动带来的变化的认识;从本体论的角度看,物质的存在(持存或生存)及其变化、发展,其根源也是物质固有的运动及因运动带来的自身及它物的变化。
§2  运动是能量、趋势和过程的三位一体
运动首先是指的某种能量(或能量凝结体或“能量包),正是能量提供了运动的无尽动力;作为能量,它必然意味着运动的能力和趋势,即流动的必然性及其得以实现的一切可能(动向、动速、形式、路径等);在不同的条件下,会有不同的动变形式和动变过程,但在一定的条件下,却只有与之相适应的一种或几种动变形式和过程能够得到实现。运动就是能量、趋势和过程的三位一体。
说明:运动是一种始终处于流变中的能量,其进一步的流变会有多种多样的趋势,即有多种多样的可能动向、动速、形式和路径,从而在不同的条件下,实现为不同的动变形式和动变过程——只有在特定的条件下,才会实现为某种具体的运动形式和过程。
§3  运动和空间的关系
有一种观点认为:运动是在空间中展开的。但从实体逻辑学来看,运动是在真空(或虚空,下同)中展开的——而真空既没有方向,也没有形状,更没有为运动提供任何“确定不移”的路向和路径。因此,运动向哪里展开,就在哪里开辟出方向和路径,即在哪里开辟出“临时空间”;运动以何种形式运动、形成何种“路径或轨迹”,“临时空间”也就表现为何种“形状”、呈现出何种“性质”。这就是我的“运动维度和路径自调理论”,简称“维径自调理论”。
概而言之,运动开辟并决定空间,空间是运动的展开形式。至于生活中的日常空间,只不过是极大量的微观空间在一定范围内“集结化”和“矢量合成化”(或“平均化”)的结果而已。
说明:空间在本质上是由相互叠加的三种要素构成的,这三种要素即能量、运动(方向、速度、形式、路径)及规定运动体及其周围事物的生存形态和动变方式的信息(场)。
§4  运动和时间的关系
有一种观点认为:运动的展开是要经历时间的。但从实体逻辑学来看,运动是自在的、可变的和变化着的。——根据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不同的运动形式和速度对应着不同的“时钟”,因而,其各自的“时钟”也是自在的、可变的、变化着的,这就意味着,“时间”无法存在“确定不移的方向和速度”。用更明白的语言来说就是,运动展开和实现的过程虽然从逻辑上看有“先后之别”和形式、速度的“依次变化”——这种“先后之别”和“依次变化”如果就是“时间”的话,那只能理解为“自在时间”,即“自在流逝的、可变的和变化着的时间”,其“计时”的“时钟”也就只能是“自在运转着的、可变的和变化着的时钟”,而不同的运动者的“时钟”是绝不“相互校正”的——虽然在其相互作用的“瞬间”会“被迫相互对表”,但这并不会为各自的“时钟”带来任何确定不移的、不可逆的改变。概而言之,运动决定“时钟”,而“时钟”互不“校正”。这就是我的“运动时钟不校理论”。
从本质上看,时间乃是运动次序和过程的“外在标记物”。至于生活中的日常时间,只不过是极大量的微观时间在一定范围内“集结化”和“矢量合成化”(或“平均化”)的结果而已。
说明:根据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运动会改变时间(使“时钟”变慢),以不同的速度运动会形成不同的时间(“时钟”)。因此,对运动速度处于从宏观静止到光速之间的微观实体(量子)而言,就会形成无穷无尽的、各不相同的时钟。只要运动速度仍然是各不相同的,其各自的“时钟”就不会因“相互校对”(源于运动体的相互作用)而实现统一。
§5  运动的方向、形式、速度和路径
从逻辑上看,运动是有无限多种可能的方向、形式、速度和路径的。一般而言,在真空(或虚空)条件下运动有两种极端形式,即“线性”的向“前”流动和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做“循环往复”的随机(对应着内外条件的具体组合)运动或自在旋转——所谓波粒二象性,实际上就是上述两种极端形式的具体表现;介于二者之间的,则是无限种类的具体运动形式。
不同的运动方向、形式、速度和路径,只有在各自相应的具体条件下才会实现;在一定的具体条件下,只有有限种类(一种或几种)的运动形式可以得到实现。具体而言,内在条件是决定运动的方向、形式、速度和路径的因素,外在条件及其构成的总体秩序则对运动的方向、形式、速度和路径具有制约作用,外在条件会以一定的方式制约、改变内在条件,内、外条件和总体秩序同时起作用才会形成确定的运动方向、形式、速度和路径。因此,要改变运动的方向、形式、速度和路径,就要先改变运动的内、外条件和总体秩序,即通过改变外在条件和总体秩序来影响或改变内在条件。
说明:外在条件起作用,从本质上看,乃是由于不同的运动体会因其运动而相互作用,又因其相互作用而相互改变——既改变对方,也改变自身。内在条件,特别是能量的大小,一方面决定了改变对方的能力的大小,另一方面也决定了被对方改变的可能幅度或者程度的大小。
§6  运动与质量
根据爱因斯坦的质能公式,能量与质量(准确说,应称之为内质量)是一一对应的。能量不变,内质量就不变,这与运动的具体方向、形式、速度和路径是无关的。
除了内质量外,能量体还有所谓的引力质量、惯性质量、静止质量、运动质量,它们在测量时会受外在条件的影响和制约,因而其观测值也会受运动的方向、形式、速度和路径的影响而有所不同。只有当运动体处于外在静止状态时,内质量才会与引力质量、惯性质量、静止质量、运动质量相一致。
因此,运动体固有的属性是能量和内质量,而空间、时间、引力质量、惯性质量量、静止质量、运动质量等,则是一定的运动形式和运动速度的函数(或时其外在表现)。
§7  运动体的能量
在外在静止状态,运动体的能量是可测知的,即可由与引力质量、惯性质量相一致的内质量乘以光速的平方来确定。
运动体的能量并不是恒定不变的。由于运动体是处于绝对运动之中的,不同的运动体之间也就必然会存在相对运动,相对运动必然会引起相互作用(其实质是:运动体之间能量、物质和信息的交流、传递),因其相互作用而必然会引起相互改变——既改变各相关方的运动形式和运动状态,也改变各相关方的能量和内质量——虽然在某些时候,这种改变是极其微小的。
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相互作用是极其大量和极其频繁的,因而能量的交流和传递(转移),也就是极其大量和极其频繁的。——使这一情况变得尤为复杂的是,它还同时伴随着“计时的紊乱”(因为运动体的“时钟”是“各自运转且互不校正”)和“空间的紊乱”(因为运动体及其周围空间是“瞬时开辟且自在转化着的”)。
§8  运动的自在
运动的方向、形式、速度和路径是自在存在的、可变的和处于变化之中的,也就是说,此时此地此样在(简称“此在”)、彼时彼地彼样在(“此在”之前的存在简称“曾在”,蕴含于“此在”中的、在未来可能实现的存在简称为“可在”)。
由曾在、此在及其可在相互衔接、依次转化或实现的过程,称为自在。自在受外在条件制约,而将可在的选择及其实现束缚在极小范围内,从而成为了一种特殊的自在,称为迫在。迫在是极端状态下的自在。
§9  运动的同在
从微观(量子)角度看,不同运动体如能直接或间接相互作用,从而相互“校对时钟”、“叠加空间”,进行能量、物质和信息的交流、交换(传递或转移),那么,它们就同时同地存在的,简称为同在。在量子世界,不同运动体的同在,在时间上一般而言是极短暂的,大约只有10的n次方之一( )秒;同样,在空间上一般而言也是极狭小的,大约只有10的n次方之一( )米。(如果时间可以“延长”到一个较大值时,那么在相应增加的“漫长”空间中实现的相互作用也就必然会相应增加,因而其广义的“同在”也就会随之大量增加。)
极大量的微观运动体在一个近乎封闭的区域中,极其大量和频繁地相互作用,从而极其大量和频繁地“校对时钟”、“叠加空间”、相互交流、交换能量、物质和信息,最终导致时空的“集结化”和“平均化”,成为宏观时空。
从宏观角度看,凡在同一时间内(可以是若干秒或若干年)出现在同一空间(可以是若干米或若干公里)的存在,都是同在。宏观上的同在,不仅仅是同一时空中的共存者,而且相互之间往往存在(至少是可能存在)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制约,因而,存在着(至少是可能存在着)某种共生关系。
§10  运动的联在
从微观上看,不同的运动体反复相互作用,从而相互反复“校对时钟”、“叠加空间”,反复交流、交换能量、物质和信息,直至在一定的程度和一定的意义上联结为一体,成为联在。
联在是微观时空“集结化”和“矢量合成化”(或“平均化”)的客观基础,在最根本的意义上说,无联在就无宏观时空。
从宏观上看,联在表现为不同运动体之间相互联结、交流的“纽带”、“桥梁”,它的一部分属于各自的此在及其相互作用,一部分存在于不同运动体及其组成要(因)素的曾在甚至可在中,从而存在于各自的曾在、此在、可在的相互连接、过渡和转化中。
§11  运动的耦合
由同在、联在而走向相互结合的过程,称为耦合。耦合的具体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无论联结、结合、组合、混合、融合、溶解、熔合、焊接、嫁接等等,都是耦合的具体表现。
§12  运动是自在之基、实在之源(未完,待续)
§13运动是联系、矛盾、变化、发展的终极源泉(未完,待续)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0-6 23:30:07
附件已经下载保存,我慢慢学习一下,有心得再与楼主交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0-7 09:26:53
终于把全文都输入电脑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