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说中华文明的缺憾 余秋雨在宁夏电视台的讲座是我第一次真正的去听这一位文学大家的讲座的,以前只是知道有这么个人,但是其的学识、研究领域和个性特点等我是没有一点的涉及。因为我是理科出身的,对于文学的感知度很低。但今天他的讲座让我这个读了15年书所谓的知识分子觉察到我对文化的误读之深。
我对余秋雨的学识没有研究,不过就今天的这个讲座我想说一下我的看法。
一、中华文明不在乎“公德”。
您说的这点确实是我们现在社会所面临的一个很大的问题,你的举例也很有力,很精辟,但是你对公德的解释是我所不能认同的。
公德我们现在不少不在乎,只是公德被极少比例的人误读了。当然在中国极少比例也是个很大的数目,这需要我们共同努力来使得绝对数量减少。“公共空间”的概念我现在也没有明白,您的解释不能让人信服,公共空间按照您的意思应该是家庭以外,“朝廷”(政府)以外的空间, 但是您在解释中只是说了家庭之外,而没有解释家庭之外的是不是也在政府之外呢?公共空间应该是属于政府管理的空间中,这是个政府管理,人民参与的空间。中华文明对公德的在乎一直是我们值得骄傲的吧,而不是不在乎的,你只是就现在的局部的现象来说明我们中华文明一直不在乎公德, 显然是不合理的,也是不科学的。
二、不在乎“实证”。
实证研究现在在研究中成了一种潮流和时尚,有了实证方法在研究中,给人的可信度就会大大增加。那是因为西方的研究结果告诉我们,实证是很重要的,也是最能出成果的。但是我们的实证的虚假性实在是太多了,官方统计数据的不可信,学者真正的能反映社会不好方面的实证很难得到支持和发表。
确实我们在历史潮流中过于享受自己创造的一点点成果了,而忘记了别人也在落后中努力进步着,而且超过我们很多。但我们直到别人“告诉”我们才有所思考了,亡羊补牢也行啊,可是我们反而无羊补牢。
三、不在乎“创新”。
创新是今年来在中国听到的最多也是最有震撼力的词语了,小到个人,大到政府,做什么事情都要提及一下创新。好像不说创新就不能跟上时代一样,结果过分注重了创新,忘记了根本。
我们是创新方面落后于世界,这是毋容置疑的,但是我们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啊,重要的是要治本。创新的前提是对现有和历史的成果进行总结分析学习,这才是我们真正需要做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1-17 19:17:07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