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半数省份完成新一轮的基本药物采购,落实“安徽模式”
目前,全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均实现了在所有ZF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备使用基本药物,并实行零差率销售。全国共有25个省份出台了新的基本药物采购机制文件,其中13个省份完成了新一轮采购,7个省份正在开展采购工作。本报告中,我们在跟踪各省招标方式的同时重点研究基本药物制度推广实施过程中ZF对各级基层医疗机构的补偿措施。
安徽模式在推广实施过程中恶化与修正并行
我们于6月发出报告《基本药物“安徽模式”深度跟踪分析》,重点研究基药招标方式,将各省做法归结为上海模式、安徽模式、云南模式。目前除了上海外各省都采用了双信封法,而且在攀比心理驱使下,某些省的招标文件中出现“参考限价”规定,该方法规定独家品种的投标价格不得高于其他省的中标价格。参考限价给企业较大压力,各企业均采取了全国统一价的战略,导致某些省中标情况不理想。同时,由于落实情况低于预期,安徽省8月份连发两个文件对其基药实施政策进行修正。
基药使用范围扩大,各类机构补偿机制不尽相同
目前全国有9个省份在村卫生室实施基本药物制度,某些省对二级及以上医院也规定了基本药物使用比例,基药实施范围有扩大化趋势。目前大部分县级及以上医院销售基本药物并不是零差率,不存在财政补助,推广情况依靠行政命令;我们认为基本药物能否在村卫生室推广、能否放量取决于ZF的补偿措施是否到位。ZF对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中心的补助趋势是“收支两条线”;村卫生室不是ZF办医疗机构,取消药品加成后,ZF主要通过“ZF购买服务”的方式对其补助。
补偿落实情况有待改善,基层门诊量增速受到基药制度推广的影响
我们认为目前基药制度推行伴随的补偿的落实情况有待改善。我们推测基药制度推行过程影响了基层诊疗人次的增长,其中对乡镇卫生院的影响可能更为明显。从图3可以看出,随着新农合的推广以及国家的基层医疗机构投入加大,2006年开始基层的诊疗人次的增速高于医院的诊疗人次增速,以07年和09年最为明显,2010年基层诊疗人次增速略高,而今年基层的诊疗人次增速明显降低了。我们认为这与这两年基层推行基药零差率销售而补偿尚未配套有关。。
基药独家品种仍存在放量潜力
总体来看独家品种的中标情况良好,中标价格降幅小。基药制度的落实情况随着县级以上及村卫生室的实施和补偿制度的完善将有所改善,因此基药独家品种仍存在放量的潜力。
(具体内容请见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