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有资本论(纲要)》
河北 龙新马
内容摘要:资本有三个基本本性,即生产性、增殖性和扩张性,使之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发动机。私有资本和公有资本的主要区别之一是唯利性和的兼顾性的对立,前者使资本主义走向罪恶积聚和自我毁灭,后者则促进社会主义社会不断自我改革和发展、完善。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必须兼顾资本和劳动两种“主权利”,从而一方面促进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另一方面促进劳动力的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公有资本只有在生产、增殖和扩张中才能保障公有制的发展、壮大,公有资本的发展和扩张能够满足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要求则是其获得“独尊”地位的前提条件。
关键词:公有资本 本性 劳动 主权利 扩大再生产
(正文)
§1 资本具有的三个基本本性使之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发动机
资本有三个基本本性,即生产性、增殖性和扩张性。
所谓资本是指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所谓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所谓剩余价值是指由劳动者劳动创造而被出资人无偿占有的那部分价值。资本作为价值的一种变式是劳动的结晶,资本带来剩余价值的过程是通过资本投入生产过程并支持生产过程顺利完成而得以实现的。由此可见,资本具有的第一个本性就是生产性,即只有投入生产领域资本才能成为真正的资本。资本的生产性是资本其它本性能够得以实现的基础。
资本是能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能够带来剩余价值即能够带来一个比原出资额更大的一个回归额,即能够增殖。能够增殖是资本的第二个本性,它是资本进入生产领域并支持生产过程顺利完成的动力源泉,是资本在运动中所追求的主要目标。
资本是价值的一种变式,它与其它价值形式的不同之处在于它在商品交换完成后不是进入消费领域,也不是退回流通领域,而是会返回生产领域,成为生产重新开始和不断扩张的动力源泉,这表明资本具有扩张(扩大再生产)的本性。扩张性是资本的第三个本性,是资本前两个本性继续发挥作用的表现,也是前两个本性向前发展的必然结果。
一方面,资本具有生产性、增殖性和扩张性;另一方面,在生产力极大发达之前,投入生产领域的资金(价值的货币形态)为更好地推动生产力发展也必然会追求增殖和扩张,因而必然会成为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