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j58 发表于 2024-11-1 08:31 
“劳动时间不是不决定交换比例,而只是不唯一地决定交换比例。”
这就不是劳动价值论了。
“根据以上说明,读者可以知道,这里的意思不过是:即使商品价格与商品价值相等,资本也一定可以形成。资本的形成不能用商品价格与商品价值的偏离来说明。假如价格确实与价值相偏离,那就必须首先把前者还原为后者,……这种还原决不单纯是一种科学的手续。市场价格的不断波动,即它的涨落,会互相补偿,彼此抵销,并且还原为平均价格,而平均价格是市场价格的内在规则。这个规则是从事一切需要较长时间经营的企业的商人或工业家的指南。所以他们知道,就整个一段较长的时期来看,商品实际上既不是低于也不是高于平均价格,而是按照平均价格出售的。……价格是由平均价格即归根到底是由商品的价值来调节的”。(23,189)
马克思讲得很清楚,“即使商品价格与商品价值相等,资本也一定可以形成”,即剩余价值一定可以产生;并且,“就整个一段较长的时期来看,商品实际上既不是低于也不是高于平均价格,而是按照平均价格出售的。……价格是由平均价格即归根到底是由商品的价值来调节的”。
因此,除非你能够证明:
第一,不等价交换不可能向相反的方向变化。
第二,如果你无法证明第一点,那么你就必须证明,在不等价交换向相反方向的转化过程中,一定不会经过等价交换这个点。
第三,在不等价交换向相反方向变化长期过程中,不会出现趋向于等价交换的趋势。
否则,你就无法否认现实中存在价格等于价值(劳动时间)的情况,你也就无法否认在现实中,如果工人的劳动时间只等于再生产他们劳动力价值所需要的时间,那么就一定会发生资本家“愣住了”的现象。
所以,你采用断章取义的手法,否认马克思给出的资本家“愣住了”的前提条件,实在是很龌龊的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