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2011-11-2 18:15:2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1-2 18:19:2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1-2 18:30:0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1-2 18:43:5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1-2 19:05:3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1-2 19:13:3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1-2 19:21:1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1-2 19:26:2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1-2 19:40:2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1-2 19:54:2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1-2 20:02:2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1-2 21:43:31
rr3068 发表于 2011-11-2 18:15
假如社会需要1千万双鞋。任何超过这个需要量的劳动都不算“劳动”!不管它是不是社会平均劳动!
是不是等甲乙两生产者放假半年后这剩余的2千万双鞋又卖出去了,这些前期超过社会需要的鞋又算“劳动”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1-3 07:35:4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1-3 08:11:0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1-3 10:17:06
rr3068 发表于 2011-11-3 07:35
1.“放假半年”,“甲乙两生产者”承受得了吗?
2.积压物资算不算劳动,要看后期的社会需要量。
总感到你思维的跳跃性非常大。我的贴文是就个别价值社会价值两者之间的关系来论述问题的。而你呢却一下跳到供给和需求的关系,来谈论价值问题。你把我列示的价值的数理关系说成是什么范例,说明你根本没有看懂其中的内容。如果讨论问题不是就给定的条件和论题来进行的话,那就不免会陷入诡辩的泥潭。按照你的思维方式,你甚至可以撇开两个不同问题成立的条件,用马克思的话去批驳马克思,然后你就可宣布马克思的经济理论是自相矛盾的错误理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1-3 10:22:20
fujo11 发表于 2011-11-2 12:14
谈“价值生产”和“价值实现”的人,都是不知所云的人
在波动学派的眼里,谈光的粒子性的人也是不知所云的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1-3 10:44:4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1-3 10:59:00
rr3068 发表于 2011-11-3 10:44
你所“列示的价值的数理关系”要能解决实际问题,否则岂非没有任何意义?!

马克思的个别价值与社会价 ...
这样吧。如果我们之间的讨论无法对价值这一抽象概念达成共识,那么可否迂廻一下,就一个与价值概念非常类似的概念——“成本”来进行讨论呢?
具体地来说,一双鞋子,它的成本是什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1-3 11:16:4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1-3 11:30:45
rr3068 发表于 2011-11-3 11:16
成本与价值是两回事。
成本根据实际耗费+平均利润来算。它由生产者个体就能决定。现实的价值(社会价值) ...
1、“成本根据实际耗费+平均利润来算”
按:错!你说的是生产价格吧?成本里怎么会包括“平均利润”?

2、“现实的价值(社会价值)是根据社会需要的比例量/产品量来算”
按:我不管你是从马克思原著的哪里引述的这句话,我只问你单位产品,比如我们这里所说的一双鞋,它的价值是什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1-3 11:58:4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1-3 13:07:33
rr3068 发表于 2011-11-3 11:58
1.无论是理论,还是实际,成本中必须包括平均利润,否则无法进行正常的再生产。至于什么生产价格之类的 ...
1、“无论是理论,还是实际,成本中必须包括平均利润,否则无法进行正常的再生产。”
按:你居然敢在人大经济论坛这个公共学术平台上说“成本包括平均利润”这样的话,这已经使我很佩服你的理论勇气了。不知你还有没有勇气去任找一位经济学教授或业主老板来当面验证一下你的这个观点?
 
2、“一双鞋的价值就是市场竞争所确定的价格。它由供求两方面决定。”
按:原来你的单位商品的价值就是价格。

使我觉得奇怪的是,你的很多发贴中,大量引用马恩经典中的论述,但你所使用的经济学语言却完全不具有公认的学术含义。真诚地希望你能静下心来去读一读《资本论》和一本《微观经济学》教科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1-3 13:44:4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1-3 17:07:11
111111111111111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1-3 17:07:17
1111111111111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1-3 17:11:38
冷眼老克 发表于 2011-11-3 10:22
在波动学派的眼里,谈光的粒子性的人也是不知所云的人。
在还没有技术能够证明光的粒子性之前,谈光的粒子性,就只能是一种假设;
但是,“价值创造”和“价值实现”却不是这样,它们不是假设,而是缘于语言和语义
不清产生的观念垃圾体。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1-3 17:16:07
关于价值和价格是如何形成的,请看我的如下分析:
假定存在如下两个生产集体,劳动者的劳动能力和欲望无差异,资本家的欲望和土地质量无差异,在开始的初年,各自依靠其积蓄生活,第二年则靠其各自收入生存:(1)甲资本家:土地100公顷,劳动者:20人。合作生产大米,年终生产出20吨大米,分配比率1:9,甲资本家分得20*(1/10)=2吨,劳动者分得20*(9/lO)=18吨,100公顷土地折合劳动2/0.9=20/9年,20吨大米折合劳动20+(20/9)=200/9年劳动。
    (2)乙资本家:土地100公顷,劳动者:20人。合作生产衣服,年终生产出40套,分配比率l:9,乙资本家分得40*(1/10)=4套,劳动者分得40*(9/10)=36套,100公顷土地折合2/0.9=20/9年劳动,40套衣服折合20+(20/9)=200/9年劳动。
    在衣服和大米组成的商品市场上,则交换比例必然稳定在一吨大米换二套衣服的水平上,否则,就会因收益不均(甲、乙资本家的收益不均,和(1)情况下的工人收益和(2)情况下的工人收益不均)而引起生产要素(劳动力和土地)在两种生产部门的流动。
    这种交换比例是这样折算出来的:20吨大米=200/9年的劳动收入,40套衣服=200/9年的劳动收入,则1吨大米=2套衣服。其论证根据是这样的:劳动能力的等同性及劳动所有权的等同性+土地质的等同性及资本所有权的等同性—劳动产品所有权的等同性+资本产品所有权的等同性—工资率的等同性十利润率的等同性—表现为商品交换与折算劳动成比例。   
    思维敏锐的读者也许会提出,在这种情况下,依据耗费劳动价值理论得出的交换比例,也是一吨大米换二套衣服。不错,这是由我们选择的投入产出比及分配比相同而造成的。只要情况略有改变,耗费劳动价值理论和折算劳动价值理论之间的区别,就出来了:假定上面的生产和交换,我们命名为To时的经济状况,在T1时,有一位丙资本家要生产一种新商品,比如说是烟草,一个单位的烟草要投入一个劳动者一年的时间且占用土地18公顷一年,预期其市场价格为m吨大米,那么这位丙资本家应否生产烟草呢?如果依据耗费劳动价值理论,则烟草的生产价格=1个劳动年的工资即o.9吨大米;如果依据折算劳动价值理论,  则烟草的生产价格=1个劳动年的工资+18公顷土地的利润=[1+(18/100)*(20/9)]*0.9=1.4*0.9=1.26吨大米。显然,这位资本家要比较一下,生产烟草和生产大米及衣服的机会收益和机会成本。当他用在18公顷土地上种植水稻时,他可取得o.36吨的大米收入,作为利润。显然预期市场价格m,只有在大于1.26吨大米时,生产烟草的机会收益才是正的,当m小于1.26吨时,机会收益为负(机会成本为正);当m等于1.26吨时,机会收益等于机会成本,即生产啥利润都一样。
    毫无疑问,只有折算劳动价值理论是正确的,而耗费劳动价值理论是错误的。如上例,依据后者,则当m大于o.9吨大米时,生产烟草的机会收益大于零,这显然与现实不符合,因为此时资本家的利润小于平均利润。   
    无论是耗费劳动价值理论,还是折算劳动价值理论,都必须有一个起点,即To时的经济状态存在,作为依据,这是时序对价格决定的意义之所在,也是西方经济学者称市场经济为“试错”(trial and err)经济的原因。  请那些认为折算劳动价值理论为“循环论证”的学者明白,市场经济中就是依据To时的结构,决定T1时的经济决策;当To和T1结构相同时,经济就表现为带有‘循环”特征;此外,试图从价值理论推出一种社会的分配依据,这是混淆了因果关系。相反,价值理论是以一定的社会分配结构作为前提的。
假设社会对于大米的需求是这样的,当每吨大米其价格为10/9个年劳动收入时,需求为20吨,则生产大米量超过20吨时,所投入该部分各要素的折算劳动量大于社会应投入该部分的折算劳动量,这时,有效需求对折算劳动有决定性的影响,也就是说,社会总折算劳动量及在各部门的分配比例,与商品价值决定及由其决定的各商品之间的交换比例,是相一致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1-3 21:50:38
fujo11 发表于 2011-11-3 17:16
关于价值和价格是如何形成的,请看我的如下分析:
假定存在如下两个生产集体,劳动者的劳动能力和欲望无差 ...
你的分析不对啊。你说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1-3 21:55:36
已有007 发表于 2011-11-3 21:50
你的分析不对啊。你说呢?
不对在哪儿呢?你能够指出来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1-3 21:57:44
fujo11 发表于 2011-11-3 21:55
不对在哪儿呢?你能够指出来吗
你认为你的分析对吗?你知道什么是叫价格等等吗?
请你声明一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