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制度经济学
11806 19
2005-02-17

现实制度变迁过程可能是帕累托改进么?

根据定义帕累托改进指的是这样一种变化“在没有使任何人环境变坏的情况下,使得至少一个人的情况变好。”帕累托改进是达到帕累托最优的途径和方法,而帕累托最优是指没有进行帕累托改进余地的状态。

我认为现实制度变迁过程是一个非帕累托改进的过程(特别是在强制性制度变迁的条件下更是如此),因为“在没有使任何人环境变坏的情况下”这个条件在现实改革中是办不到的。

从实证的角度来看,每一项新改革措施都是在减少一部分人个人福利的情况下,提高经济效率从而使得社会福利去争取最大化。例如国企改革中劳动用工制度的改革,工人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拿“铁饭碗”的固定工变成契约式的合同工。这个过程其实就是以减少国企职工的福利(福利二字在经济学中不单指物质待遇)为代价,换得国企经营管理层权威的贯彻。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2-17 23:58:48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5-2-18 09:54:00

记得张维迎在讨论国有资产流失问题的时候曾说,总的来说改革有三种可能的结果:无效率、社会总效用最大化、帕累托最优。无效率是不能接受的,帕累托改进在现实约束下往往只是一种难以达到的理想,在这个时候,社会总效用最大化就成为不得不接受的选择。

在中国的国情下,帕累托最优更可能只是一种理想。问题是,尽管从纯经济的角度考虑社会总效用最大化可能是有效率的,但这里面暗含着一部分人的效用可能收到损害的问题,社会总效用最大化能在多大程度上是可持续的,取决于收入分配差距的程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2-18 12:33:00
中国现在的国策就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2-18 19:35:00

回复

2楼的解释基本正确。实际上,帕雷托最优的制度变迁还是有的,学者们通常认为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就是。农民受益,工人以及其他利益团体也没有变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2-18 22:52:00
现实中更多的制度变迁遵循希克斯效率,毕竟利益冲突的情况更多一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2-19 18:55:00

谢谢,用卡尔多-希克斯效率确实能比较宽的解决这个问题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2-19 21:16:00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