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住房的市场化实施得益于住房金融的推出,银行对于房地产行业,在政策放松时期对供给和需求同时予以支持,而在政策调控时期也对双端进行封卡。目前,房地产业再次遭遇银行变脸,资金、需求齐遇难关。
回顾1998年实施住房体制改革以来,银行作为房地产调控的金融政策践行的终端每次都发挥着或支持、或封卡的强大威力。
1998年-2002年:鼓励发展房地产市场?房地产开发资金来源中国内贷款平均同比增长率为26%;银行首次开始实施住房按揭政策,并下调公积金贷款利率?住房走向市场化,房地产投资开始热起来。
2003年-2005年:国家开始调控房地产,抑制房地产投资过热?严控信贷,提高门槛,从2004年7月至2005年底,房地产开发资金来源中国内贷款同比增速下降至月均不足10%;二套房提高首付比例?04年至05年,房屋新开工同比增速平均为14%,下降至1998年以前的水平,供给总量增速回落。
2005年-2008年:针对供给增速下滑,开始调控住房需求总量和结构?提高进入房地产行业门槛,自由资金必须超过35%;提高首付比例至3成,连续六次提高住房贷款利率?住房成交量首次出现负增长,房价开始下跌。
(具体内容请见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