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管考试 九区 经管在职研
3419 5
2011-10-28

按:文章内容偏长,建议各位最好耐心看完,相信一定有所收获。

研究生阶段经济学学习的经验


个人认为研究生阶段经济学的学习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掌握基本工具。
2、掌握思维方式并熟悉某一个领域。
3、用规范的方法表达新的观点。


学习的任何一个阶段都要注意和师长、同学讨论而不能闭门造车,也不要把数学这个工具当成目的。

     在思维上,受过经济学训练的人思考实际问题时需要注意:方法论上实证主义
结合解析主义,思维方式上演绎法结合归纳法,意识形态上避免对经济学过分的崇拜。
 
(一)、经济学学习的三个阶段 
 
1、熟悉用数学语言刻画世界,掌握基本工具


     学完初级和中级经济学以后,高级经济并不继续引入更多的事实和理论框架,但开始用相
对“严格”的教学工具规范地描述理论。这个阶段的教科书往往不是那么全面(尤其是在宏观方面),其目的往往在于建立一个流派而非整个分支的理论框架,非常强调应用数学工具更为严格的描述既有的理论。这一阶段关键要看一流的学者是如何用数学工具简化世界的,注意变量的选取(如何用最少的变量来表达理论,简化了哪些信息)和模型的构造
(如解的特性:产生了周期、增长还是多重均衡)。


      这一阶段可以不看经典的名著,如商务印书馆汉译名著经济学书系(蓝色系),这些书思
想深刻、逻辑严密、自成一家,如果没有掌握理论的思维框架,并且对某一个领域有较深
的理解,一方面很容易看得似懂非懂,不知所云;另一方面可能陷入其思维模式而拒绝接
受其他解释。
 
2、阅读论文:掌握思维方式并熟悉一个领域

但研究生阶段重要的
是学会质疑而不是掌握真理,学会独立思考而不是跟随,因此阅读论文是极端重要的,只有这样才能看清不同流派是如何质疑对方观点,如何跳出对方逻辑框架而打开新的天地。

从这些文章中一定要训练出自己分析问题和逻辑推理的能力:看完假设和结论,一定要想想“如果是我来写”,这篇文章应该如何展开,哪几点是构成逻辑推理的基石,然后再粗略的翻看文章正文,看看作者是如何展开的,自己疏忽了什么,冗余了什么。在阅读完一定量文章,对体系有较为清晰的框架以后,还应该问问自己:这篇文章对既有的理论体系有什么贡献?
 
寻找文章的缺陷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假设
2)论据
3)从假设到结论的推理过程
4)从结论展开的推论
5)案例选取与案例安排


这要求对现实世界有一定的了解,然后分析假设是否较好的抽象了现实,解释了最多的现象;论据是否与现实相符;推理是否只注意到现实世界的一种逻辑发展过程而忽略了其他可能性;案例是否证明了文章的观点,安排上是否逻辑清晰。
 
论文的选择如下:


1)对这个领域的综述性文章(review)。从中了解这个领域的脉络,从其reference里可以寻找其他论文,明了这个领域的关键词,有利于网络搜索。
2Edward ElgarEE)出版的Elgar reference collection:Theinternational library of critical writings in economics/financial economics系列,每一专题的前言都
疏理这个领域的框架,明了这个领域进展,而且第一个部分都包含了经典的review文章。
3)电子资源:图书馆-电子期刊-JSTORElsevier Science 数据库
4
)讨论课上老师选出的经典论文
5
)最新的论文,Google和相关网站(参见第四部分)


 
3、论文:用规范的方法表达新的观点


1)从现象到理论
从现象到理论是一种比较困难而且高风险的方式,最难的在于选择一个“有趣”的现象,说出它为什么有趣。这需要你对现有理论比较熟悉,然后你还需要做出自己的逻辑推理,自己选取合适的变量,搜集论据展开证明,而且由于没有模型可供借鉴,数学这一部分可能会很弱,但这样做很有趣。


用这种途径思考论文的步骤如下,来源于朱天飚老师、路风老师的讨论课。
(1)中心问题:中心问题应该建立在对“常理”相反或不同的观察上,只有这样这个问题才有意义和使别人感兴趣。
(2)文献考察:别人是怎样解释你提出的问题的?中国的、外国的。
(3)中心论点:你自己怎样解释中心问题?(用什么因素来解释?)这里的中心问题是要被解释的因素,也就是因变量/项;你的用来解释的因素是自变量/项),它(们)必须是抽象出来的,换句话说,用20个因素来解释你的中心问题就不是解释了,是描述。你的解释与别人的解释不同的地方在哪?只有不同才有写的意义。
(4)论证逻辑:你的自变量/项与因变量/项的逻辑关系是什么?怎样从前者推导出后者?
(5)证据支持:用什么具体的例子和/或数据来支持你的中心论点?怎样组织它们?
2)从理论到理论
      从理论到理论比较简单而且安全,找一篇论文加减一个变量或者约束条件或修改目标函数,求出解以后再去找点现实的事情说一说,世界这么大,找个故事还是很简单的;或者用中国的数据检验一下某种理论。不过,在行文的时候要倒过来,显得是从实际中抽取变量,获得理论并加以检验的。这种方法简单却不太有意义,但非常适合用来拿学位。
      值得注意的是,和师长、同学的讨论必须贯穿于每一个阶段。自己的努力、阅读和思考当然是非常重要的,但每一个人的思维都是有惯性和局限性的,他人对这个问题的思考有助于打开视野,促进思考。讨论不要仅限于对自己所关心的问题的了解,更重要的是观察对方是如何思考问题的,他的切入点、逻辑和扩展。
 

http://www.caijing.com.cn/(国内最好的财经期刊)
《比较》  http://www.bijiao.org(学术性,收费)
Financial Analysts Journal : http://www.aimrpubs.org/faj/home.html
Time http://www.time.com
Economist : http://www.economist.com
Business Week : http://www.businessweek.com/(推荐订阅其**新闻)
Fortune : http://www.fortune.com/
The Banker : http://www.thebanker.com/
Foreign Affairs : http://www.foreignaffairs.org/
报纸:
《二十一世纪经济报导》 http://www.nanfangdaily.com.cn/jj
Financial Times :www.ft.com (15天**)
Wall Street Journal :www.wsj.com (14天**)
The New York Times : http://www.nytimes.com/(推荐订阅其**新闻)
机构:
人民银行 http://www.pbc.gov.cn/
银监会 http://www.cbrc.gov.cn/
证监会 http://www.csrc.gov.cn
保监会 http://www.circ.gov.cn/
发改委 http://www.sdpc.gov.cn/
财政部 http://www.mof.gov.cn
国资委 http://www.sasac.gov.cn
商务部 http://www.mofcom.gov.cn/
国家统计局 http://www.stats.gov.cn/
上交所 http://www.sse.com.cn
深交所 http://www.szse.cn
世界银行 http://www.worldbank.org/
IMF : http://www.imf.org/
美联储 : http://www.federalreserve.gov/
欧洲央行 : http://www.ecb.int
Bank for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s  http://www.bis.org
了解这些制定游戏规则的机构(3)保持开放的思想,研究新的领域
在一个领域做久了,总会习惯思考相关的问题,虽然我们的确需要在某个领域沉淀很久才会有所贡献,但不能在不知不觉中限制自己思考的领域。建议时常浏览如下网页看看现在的研究在做什么:http://www.afajof.org/
Journal of Financal Economics : http://jfe.rochester.edu/jfe.htm
NBER :www.nber.org
正式发表的文章已经比较慢了,有时间应该去各大名校金融系的网页上去看working pape
r.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1-10-28 16:08:01
好东西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0-28 16:14:44
琐碎,没啥创造性的观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0-28 16:14:56
经验之谈,赞个~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0-28 16:38:04
如果是没学过经济学的人,在工作中需要掌握这种经济思路,请问有何种实用方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1-9 15:48:10
思考,真的很重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