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里德曼的名言“天底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享誉全球,但他的好朋友蒙代尔却表示反对,认为免费午餐到处都是,因为利益就是免费午餐②。不论他们的结论孰是孰非,让我们恐惧的是免费午餐之于经济人是可怕的。对于以效用最大化的经济选择来说,可以“毫不羞耻”的去追求这个目标。经济学之父斯密提出“看不见的手”的原理,推出每个人通过追求个人的利益,可以有效的促进社会的利益,但普林斯顿大学的天才约翰﹒那什却用数学工具证明了个人利己的行为可能导致最终的结局是一个对所有人都不利的结局,即所谓的“那什均衡”。到了现代,更多人赞成“经济人”与“道德人”的统一。退一步来讲,经济人假设追求效用的最大化,也就是他们会做出完全理性的选择,用边际分析等理性的分析工具来使自己的剩余达到最大。但别忘了,对于个人来说最稀缺的资源是时间,即生命,也就是说,选择最终的目的是使自己在有限的时间内的价值最大化。从这一点来说,“经济人”是不会做那些为了一时的“便宜”换来因不道德而有损于“大好前途”的事情。从长远来看,合格的经济人是不会不道德的。
② 见蒙代尔经济文集(第六卷): 国际货币:过去、现在和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