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博弈论
3557 4
2006-11-30

许多论坛的网友都喜欢探讨博弈论的性质。对于中国人来讲,博弈论是如此的好玩、有趣,但又有如此繁多的假设、高难度的数学,不免让饱受“辩证唯物主义真理”灌输的中国学子感到畏惧和反感。

他们需要通俗的博弈论,通俗,通俗,像辩证唯物主义那样简单而绝对,如物极必反、一分为二,于是这世界的所有知识就尽在囊中了。

中国学生的这种毛病不仅出现在对待博弈论的态度上,对待所有经济学的理论,他们都有这种倾向。这种倾向最早出现在马列学者的著作里,比如在高鸿业的《研究生用西方经济学》里,他就指出:高深的数学是资产阶级经济学家进行阶级欺骗的工具。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经济学、博弈论的妙用无处不在。按照中国人的说法,我们不得不去“借鉴”资产阶级的理论,来发展中国的社会主义。

既然是“借鉴”,就不需要高深的数学了,直接说结论得啦。既然只需要结论,那就要通俗。

通俗,通俗,像黄色的段子那样,刺激而易懂。

既然刺激而易懂,那我们就可以用唯物主义来对这种理论的“缺陷”进行“扬弃”了。

比如北大一个叫顾海滨的“教授”,他在分析“智猪博弈”时竟然说:猪是没有人的理智和知识的,怎么能去识别开关、权衡取舍、追求最大化的行为呢?因此,“智猪博弈”完全是一个资产阶级的唯心主义的哲学泛滥。

哈哈,通俗,通俗,这是中国人的学问的全部——套一句革命词语:“人民的大众的文化”。

恰恰相反,博弈论本身就是高等数学的一个分支,加上经济学一般假设和非对称信息理论后就从数学里分离出来了。

有人说博弈论本身是通俗的,仅仅是为了严谨才用高等数学。大谬矣。博弈论本身就是非通俗的,而不是不得不非通俗。

比如风险、非对称信息、卡恩曼和特沃斯基的效用函数、演化理论等等在博弈论里的发展,即使你再“通俗”,也无法让一般人明白个究竟。

博弈论注定是高智商者之间的游戏。正如田冀和齐王赛马,即使齐王事先学习了博弈论,即使让田冀先出马,在非对称信息的条件下,他仍然不会是田冀的对手。

因为田冀是博弈理论的创造者,而齐王充其量只能是一个“通俗”博弈论的学习者。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6-11-30 23:26:00

顾海兵的文章没有什么反响,而且也得到很多人的嘲笑。

再高深的理论,说不清楚也不行

博弈论还没有足够的发展,它还有待通俗化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12-1 18:55:00
以下是引用轩辕漱河在2006-11-30 23:26:00的发言:

顾海兵的文章没有什么反响,而且也得到很多人的嘲笑。

再高深的理论,说不清楚也不行

博弈论还没有足够的发展,它还有待通俗化

任何一种理论的(足够的)发展,都不是首先以“是否通俗化”为标准的。

爱因斯坦早就说过,要simple而不要simpler。

“通俗化”通常要冒太大的风险。欲行通俗化之人,必先精通“此非通俗之物之理”,而不要“好心办错事”。

许多人为了量子理论的“通俗化”,“光子”成了“亮晶晶”的“跑来跑去”的小东西。通俗不是误导,通俗并不是人们借以偷懒的捷径。理论是容不得偷懒的。

(其实,说到底,数学——无论它看起来多么复杂艰涩,都是一种“通俗”语言——学科中“通行的风俗”,运用数学,本身就是一种通俗化:把人眼观察到的现象描画成一套数学方程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12-1 19:00:00
以下是引用轩辕漱河在2006-11-30 23:26:00的发言:…再高深的理论,说不清楚也不行…

此言不假。人们正是为了说得清楚而又清楚(不想让大家有歧义,不想逻辑上不严谨),才采用了似乎“非通俗”的语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12-2 00:14:00
顾海滨是人大的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