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经营报 作者:王亚煌
据报道,针对残疾人乘坐火车享受半价票优待的提议,铁道部日前书面回复,称无能力承担更多票价优惠。不过今后每列火车将至少预留5张残疾人专用火车票,而该举措也有望在11月底前实施。
首先我们要表扬一下铁道部,毕竟任何点滴的进步我们都应该为之歌颂一下。同时说实话,给全国跑着的这么多火车进行改造,修改部分座位和卧铺,加装残疾人专用标志等工作也绝不是轻而易举的事。铁道部肯塌下心来认真的做这件事,说明其还是把群众的需求当作一回事的,也是认真的愿意来承担一部分社会责任的。
但铁道部以无力承担更多票价优惠的说辞来作为不提供残疾人半价乘车服务的理由,就未免有些荒谬了。
确实,如铁道部诉苦时所说,因铁路运价受国家价格管理部门的管制,自1995年至今,铁路客运基准票价率一直没有做过调整,始终实施低运价政策,较公路、民航等其他运输方式明显偏低。但自铁道部开始疯狂开建高铁后,其票价也随着车速的上升水涨船高,这几年相对居民收入来说廉价的车票已经难觅了。
而铁道部的“铁路运输企业保本经营已十分困难”的说法也不尽其然。一方面铁道部近几年的大亏是由于大肆建设造成的,而不是价格与运输成本的直接关系所致。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铁道运输企业的大头收入实际在货运上,而并非是客运。客运占铁道部全年收入比例一般在五分之一左右,而考虑到残疾人出行相对较少,其占整体乘客比例最多不会超过5%。换句话说,铁道部对残疾人群体半价优惠后,其损失最多也仅为其收入的0.5%,这对日砸千万的铁道部来说,九牛一毛嘛。
因此有人说铁道部不是没有能力承担社会责任,而是不愿意承担社会责任也就不奇怪了。这正所谓“非不能也,是不为也”。而欲找借口,何患无辞?只不过拿经济承担能力来说事,多少太欺我辈幼稚了。毕竟学生那种规模的半价政策都执行了半个世纪了,岂还怕人数更少的残疾人群体?更何况即使真负担不起,也大可以向上哭穷,找ZF财政协调解决,或与残联进行沟通,还可以寻找众多基金会,譬如河南宋庆龄基金会这样的大户来赞助一下,完全不用什么都自己担,压力全部一肩挑嘛。
所以,铁道部不辩还好,这一句辩解反而把好事办成了坏事,引得暴躁的网民又一次对其进行了声讨。笔者觉得这也给我们今后ZF其他部门的工作提了个醒:要做好事一定要做彻底,不能欲做还羞,更不能只做一半,因为群众一般看不到你做了的那一半,只能看见没做的那一半。另外,如果确有困难,可以说时机不成熟,可以说适当晚几年,但不能拿能力来说事。铁道部毕竟还算是ZF部门,你要是没能力,那么不就代表ZF没有能力吗?这种话是不能乱说的。